1608年,意大利耶稣会士郭居静神父应徐光启邀请来上海开教,两年中共付洗200人,奠定了上海天主教的基础。
居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无端欺我,是他有病,我无恙也。知苦不苦,识甜愈甜,是中有真意也。绝不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我不病,谁能病我? 干多得少,才有贡献;干少得多,心亏难补。
最后让我们一起以马尔科姆·马格里奇对德兰修女的感言共勉:“她是黑暗年代中燃亮着的光;在凄惨年代中,是基督爱的福音的体现;在不信神的年代中,是天主圣言,居我等之中,充满恩宠与真理。
这位修女在疫情期间停留在秘鲁亚马逊的圣荷西宗座代牧区,当地人力物力极其短缺,地广人稀,约有15万人沿河而居,形成一个个小村落。
然而,世上的难题并非一个答案,总有超凡脱俗者展示与众不同令人惊讶的宽阔胸襟,“六尺巷”的主角张宰相就是一个显明的例证;清代康熙年间,当朝人称“张宰相’”的张英老家与一个姓叶的侍郎家毗邻而居。
(摘自《海外文摘》第8期)这使我想起了利玛窦的一个故事,明万历廿七年(1599年)南京城中有个笃信佛教的学者李汝祯,官居南京大理寺卿,他对利玛窦提倡“补儒易佛”之说,颇不以为然,想有意折服之。
罗马皇帝发命令人口登记有规定若瑟偕同玛利亚为上户口回本家玛利亚,身孕重骑上毛驴去白冷白冷城里客住满郊外山洞把身安数九寒夜群星灿山洞马棚圣婴诞至圣母亲撕襟袍裹子耶稣放马槽特大喜讯天使报野外牧童先知道策赶群羊早朝拜恭敬钦崇小婴孩三位贤士居东方异星指引寻君王千里迢迢不嫌远贵重礼品全奉献黄金乳香和没药真心认主礼不缺
1611年(明万历三十九年),耶稣会士郭居静、金尼阁两位神父在李之藻的家中举行了第一台弥撒,这一天被称为杭州的开教日。1617年,天主教徒杨廷筠奉献自己住宅为天主教堂。
实事上,它们主要居住着外邦人。它们不是犹太人定居处,而大部份是外邦人。宗徒们随同可以开启人耳朵和口舌的耶稣出去,以此方式,哑巴和聋子这些现象在圣经里是隐喻性的,象征着对天主召叫封闭。
你们是客人,我要尽地主之宜。经过两天不停的忙碌,终于在3月1日下午签订了合同。我们准备回家了,神父不放心,亲自带我们去车站了解发车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