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神学自恋”助长了自给自足的假设,而一切都是为了用各种手段掩盖或消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教会所走的每一步永远都要依赖基督所作为的恩宠。
这项发现要归功于一群神经生物学家,并由此开拓了通向一门新学科——所谓“神经神学”,旨在探寻大脑和精神感受之间的关系,探索那些支配人类信仰的认知机理。神经神学家们通过研究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一.加强宗教学习首先应该加强道德学习 有很多人认为加强宗教学习,就是多增加对神学哲学及宗教方面的知识,这就达到了宗教学习的目的,其实不然,作为一个神职人员若是连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都没有,学习了再多的知识都是没有意义的
2006-2010年在社会工作,2011年加入江西教区,2011年-2016年于天主教北京神哲学院完成神学学业,2016年6月29日于北京修院毕业,2016年11月19日及2017年5月13日分别由李稣光主教领受执事圣职与司铎圣职
礼仪礼规各方面的美教宗本笃十六世于《爱德之圣事》劝谕第35节写道:信仰和敬拜之间的关系,特别借着神学和礼仪的美的范畴而更明白。一如基督信仰的其他启示,礼仪与美一脉相承,它就是真理的光辉。
✝️神学与灵修反思圣所的每一物件都遵照上主命令执行——强调了敬礼必须合乎天主的旨意与安排,不可随己意为之。纯金的使用——表明圣所之物至圣、至贵,是人对天主奉献的最高表达。
由于在讲授要理的过程中意识到缺乏一套系统的教理知识和讲授技巧,于是1980年,她在台北牧灵研习所读了两年教理讲授神学。
她们成立了一个圣经小组,每周一到两次聚会,内容有分享圣经、生活分享、学习要理,唱圣歌等等,可谓丰富多彩,非常活跃,成绩显著。
同时安排圣经分享的活动,团体现有两个圣经分享小组,一组每月聚一次,一组每月聚两次,分别在教友家和教堂举行。现在又开始尝试在主日弥撒后,举办大团体的圣经分享主要以讲解当日圣经和分享为重点。
亦可加入研经小组,透过团体读经和分享,来持守住自己。有心!就能突破一切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