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印度商人赠给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肋撒嬷嬷五句话:沉默的果实是祈祷,祈祷的果实是信仰,信仰的果实是仁爱,仁爱的果实是服务,服务的果实是和平。盼望天主降福这个充满大爱的养老院。
,不去解释和消灭痛苦,不等于说要在痛苦面前束手就擒、被动投降;恰恰相反,基督信仰鼓励并召唤我们,面对处于痛苦中的人们,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我们不但不应该躲避、藐视甚至判断他们,反而要像耶稣基督、像善心的撒玛利亚人那样
妻子阮德肋撒和我结合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信仰上从未有过丝毫动摇,从未产生过分歧,历经风雨,一路走来,无怨无悔。在那信教有罪的年月,我们时刻牢记老裴神父的教导:把圣堂建在自己的心中。
2007年6月调来了一位新神父,他给我们讲道时说,作为一名基督徒,要聆听主的声音,传播主的福音,聆听人间的苦难,分担人间的苦难,像德肋撒姆姆那样,在爱中行走。
我们在读经一看到这点,它描述了当时以色列支派来找达味和给他傅油、在主前立为以色列王(撒慕尔纪下5:1-3)。
一百多里路上几乎见不到一个行人,行车十分撒脱,火辣辣的太阳使得车厢里的气温升高了许多,行车里吹进的火风犹如尖刺刺在人们的脸上。在我们到来之前,这里已有许多人先期到达。
记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印度德肋撒修女曾讲过这样的一句话“爱心成就了信心,爱心与信心是分不开的”。这句朴实而又富有内涵的话语在这位用信心与爱心去服务最小兄弟的“爱心大使”身上得以完全的实现。
在我们的圣召反省和具体的牧灵经验中,使我们感受到家属对于圣召的稳定和发展有很重大的影响,这在圣奥斯定、圣方济·亚西西、圣鲍思高、圣女德肋撒等诸圣的身上,可以得到印证。
常有一些善心人士悄悄地帮助孩子们,基督新教的朋友亚当、俐撒,还有其他善心人士还资助了四个唇腭裂孩子的手术治疗费。《山西农民报》曾采访报道过这个特殊的大家庭。
梵高,起初是一个福音传播者,之后,他把福音注入自己的作品中,创作了《星夜》、《奥维尔的教堂》、《打开的圣经》、《善心的撒玛利亚人》、《吃土豆的人》等饱含宗教情怀的传世佳作,梵高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人们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