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将施予恩宠:祂有时感动人心,有人会请求领洗,有时候则没有。但我们总是一起行走。这就是对话的核心。
全教区每年领洗的也只有二三百人,还包括婴儿洗在内,去了归天的所剩不多,而且这些新教友不到半年也大都冷淡下去。我越想心就越不安宁,我作为主教,十年一大庆,五年一中庆,每年一小庆,到底是为了什么呀?
第二年一位新教友的亲戚也是被病魔缠身,在她的规劝下,也请神父降福,后领洗入教。在新教友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天主的眷爱和他上智的安排,在没有信心福传的时候他给你鼓励,在你觉得没有收获的时候给你安慰。
堂区每年有几十个人领洗进教。在堂区献仪上教友们也都非常积极踊跃,张继恒神父说:教堂献仪每年都有增加,对教堂帮助很大,有些教友一看没钱了,就主动拿来,很让人感动。
后来又有传教士到此传教,很快此村几乎全部领洗入教,并建有圣堂一座,即若瑟堂。1900年,发生教难,附近的潞安、卫辉等教区的神父、修女及教友到田家井避难。
我8岁领洗,从小在教会中长大。13岁父亲因病去世。今天所做的一切,其一就是为父亲做补赎,盼望着有一天全家能相聚在天国里。
后来他病情加剧,全身浮肿疼痛难忍,趴在床上呻吟且滴水不进,刘铎教友仍不愿放弃他的灵魂,来到病人的床前婉言相劝,在圣神的感召下,病人终于认识了天主,请神父来付了洗,病人领洗后几天就去世了。
我们圣经学习组里有个新教友,他是因患了重病获得天主的救恩而领洗的。他对主非常虔诚,他说学了圣经就要按圣经的要求去实践人生,常喜欢热心帮助别人。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圣加尔大修院的圣堂内,在伯纳丁•冈丁枢机主教墓前致敬后,也接见了神父、修生、会士及教友们,向他们讲话,指出:和平、正义与修和,是基督徒领洗后肩负福传使命应具备的三个要素。
这可由领洗后徐光启与传教士、教会密切的关系,以及他为教会的奉献中得知。徐光启受洗后考取了进士,名噪南北,身份与地位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人对他皈依天主教的动机有很多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