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阅:玛九11-13)教宗最后总结道,对那些感到愤慨的人,耶稣回答说,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以及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了解上主的慈悲是一个奥秘;那最大、最美的奥秘是天主的心肠。
教宗最后总结道:当人依从渴望按照基督生活时,救恩之门就会向他敞开,救恩必会降临,因为天父是慷慨的,一如《天主教要理》所说的,‘天主渴望我们渴望祂’(2560号)。
教宗最后补充道,耶稣也叫我们为那些在表面上不寻求天主的人祈祷。教宗说:耶稣不是为健康的人,而是为病人和罪人而来的。也就是说,祂的目标是每个人,因为那些自认为健康的人实际上并非如此。
教宗表明,耶稣在疲倦的时候向撒玛黎雅妇人请求道:请给我点水喝!。
在我的QQ群里有一位神父、两位修士、四位修女、几十位教友,还有慕道者、拥护信仰者……他们在网络空间已留下内容丰富、价值珍贵的资料,特别是那些神职人员的日志。
教宗形容说:「如今羞辱他人的行为宛如『道早问安』。我们淹没在空洞话语、广告和虚假不实的讯息里。我们习惯于窥探每个人的一切事物,恐怕会陷入世俗精神,导致心神耗尽。这问题的唯一解药是静默。」
祂在橄榄园祈求道:‘我父!如果这杯不能离去,非要我喝不可,就成就祢的意愿罢!’(玛廿六42)。”介绍了纳匝肋圣家的成员之后,教宗强调圣家“对天父旨意作出了和谐一致的回应”,是今日父母和子女的楷模。
教宗提醒道:「这份与上主的亲切感、基督徒的亲密无间,始终具备团体的幅度。」它虽然是私密的个人关系,却存在于团体内。「一份缺乏团体、擘饼、教会、子民和圣事的亲切感是危险的!
教宗告诫道,「如果我们想到未来可能出现的艰难和责任就不战而败,那么我们恐怕会沉入水中」;但若我们定睛注视耶稣,就能向前迈进。
教宗提醒道,偶像崇拜也伴随著虔敬之情,因为以色列子民塑造金牛,不是为了做个马戏团,而是用来朝拜,俯伏在它面前。教宗表明,「偶像崇拜会带给你错误的宗教虔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