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机解释道,正在展开的谈判所遵循的路线是有建设性地敞开对话和忠於教会的纯正传统,同时也考虑到本笃十六世在2007年写给中国天主教徒信中的指示,即与合法的政权持续冲突并不能解决现存的问题。
在此机会上,教宗不忘气候变化、疫情和世界多地的冲突所导致的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移民潮。教宗说:“今天比以往有更多弟兄姊妹们饱受磨难、灰心丧志。
根据这一原则,大地所生产的以及人所能改变和制造的一切,包括知识和技术,都是为了人类大家庭及其全体成员的物质与精神发展服务的”。而且,教会训导“不仅是面向信徒的,也是面向全体善心人士的”。
今天仍有许多阻力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而圣神却不断向前迈进。教会的方法是齐聚一堂,团结一心,彼此倾听,互相讨论,同声祈祷,然後作出决定。这就是所谓的教会众议精神,它表达出教会的共融。缔造这共融的是谁呢?
’(参閲:路一28)这是孕育生命和产生希望的喜乐,天主以我们展望明天的方式和看待别人的态度成为血肉。愿我们将这喜乐化为关怀、好客,以及对众人的慈爱。
教宗8月23日再次以推文陪伴这场家庭飨宴,写道:「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接纳与爱的学校,是向天主奥秘敞开的一扇窗。」为数众多的朝圣团体在主教和司铎们的陪同下来到都柏林。
生在人世,生命何其脆弱,各种天灾人祸疾病伤痛,宛如洒落在大街上的落叶,随时都有可能被自己踩到,在痛苦灾难面前,我们需要学习王后的虔诚敬畏,求主“在我们深处水深火热之中时”,赏赐我们力量和智慧,以大能拯救我们
提要:教宗本笃十六世的2008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以家庭为主题,这个家庭由每个人所属的家庭扩展到整个人类大家庭。文告先从每个人所属的家庭开始谈起。
首先,它是面临的一种选择——一个“十字路口”的隐喻:已决心遵从父的意志,以自己的死来为世人赎罪的耶稣,在预见变为现实的瞬间,在被钉十字架、当痛苦与死亡接踵而来的时刻,“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我
当天的弥撒读经一选自《创世纪》,讲述天主向亚巴郎承诺他将成为万民之父,但亚巴郎和他的后裔必须遵守与上主的盟约。教宗用这段经文来解释法利塞人面对耶稣讯息时的封闭态度:他们错在「把诫命和天主的心意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