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的道路正是以人民的经验为起点,从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对抗环境危机的搏斗出发。为此,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所预期的并非与各国政府的外交行动,而是「从基层发起的运动」,进而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高层的决策。
事实上,当时有「新的宣讲者」来到迦拉达,试图说服当地百姓「走回头路」,以为遵守戒律就能达致成全。《迦拉达书》点出了形式主义的危险。
枢机说:“这表明教宗一直非常重视大众百姓的虔敬表达,特别是对圣母玛利亚的虔诚敬礼。沙什廷的这个朝圣地就是一例,它表明对圣母的敬礼为一个民族、一个团体的信仰生活是多么重要。”
神父说如今祖国繁荣昌盛,百姓丰衣足食,人们最缺的是关爱和温暖。神父还要求每个人至少往回领一个教友,更是郑重的叮嘱大家:“遵守时间观念,不要拖延,很多恩宠因为拖延就没有了。
裴主教指出今天教会缺乏宣讲福音的热情与主动性,他勉励神父们效法基督,“走下山”、走向群众,走进百姓,宣讲福音。主教特别强调,司铎必须做忠实的牧者,要讲正道、讲真道。
那次旅行洋溢着百姓的欢欣期待之情,因为那是当地人民首次在家乡见到教宗;而旅行的高峰则是教宗授予世界主教会议中东特别会议工作文件的时刻。
开端祷词称默西亚为旭日,源自路加福音(1:78):“旭日由高天Oriensexalto向我们照耀”,是依撒意亚先知的预言(9:1)的应验:“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到了一道皓光,光辉射在那寄居在漆黑之地的人们身上
英雄豪杰所兴起的兵慌马乱、民不聊生,终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指点迷津,提出化解之道:德治、王道、仁政的呼声,亦不断地响起,一直要等到百姓安和乐利,个人安身立命而止。
圣诞节,这个中国人曾经陌生的节日如今竟是如此受捧,虽然,至今有许多人还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不过,跑去过洋人的节日,但过圣诞已成为很大一部分大中城市百姓的习惯,它似乎已被纳入中国的传统节日了。
它有如圣经里的一口井,是个相遇之地,在那里把生活的期待和担忧带到耶稣跟前,一如白冷的牧人和格雷齐奥的百姓所做的那样。”(原载:梵蒂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