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叮嘱是「亲近方能服务」:如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比喻所教导的,「亲近陌生人意味著接受当下的危险」。第三个叮嘱是「聆听方能修和」:我们可曾花时间去聆听他人的心声?瑞士主教们提出这个反思。
当天福音记述十童女的比喻(玛廿五1-13)。教宗省思道,“她们受邀参加婚宴,婚宴是天国的象征”。教宗提醒说,在耶稣的时代,婚宴是在晚上举行的。受邀参加婚宴的人都拿著点燃的灯伴同新郎。
以上的比喻,并非是我趋炎附势,有意歌功颂德,而我是姑妄言之。反正她天天在默默无闻地付出,做着奉献,为主做着工。
(玛25:40)慈善撒玛黎雅人——一个慈悲的比喻(路10:29-37)对那位问耶稣谁是我的近人的法学士,耶稣用一个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做了回答,并最后用训导的口吻说:你去,也照样做吧
有人把人的一生做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少年时期像只猴,中年时期像头牛,老年时期像只狗。四十岁正处于的“牛”的年龄,牛最能负重,也最能忍辱。
用人作比喻就是活人,像小孩一样能跑能跳,有希望有朝气。又如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扎根深,站得稳,枝叶繁茂能开花结果。说白了就是用我们的行为把我们相信的生活出来,达到心口合一,言行一致。
正如玛窦福音中耶稣讲的那个比喻:上主按照每人的才能,分别给仆人分发了五个、两上、一个元宝,那得五个的另外赚了五个,得两个的另外赚了两个,他俩得到了主人的夸赞与奖赏,进入了主人的福乐。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比喻,因为很有力地表达了基督信徒的生活乃是与耶稣共融的奥迹。福音说:‘那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的,他就结许多的果实,因为离了我,你们什么也不能作’(若15,5)”。
圣经上浪子回头的比喻,圣伯多禄宗徒的事迹,便是明证,为什么我们要怀疑天主抛弃我们呢? 而且,不一定移山倒海等等超自然的现象才是圣迹。
我们看看福音中有关那位富人的比喻,他的粮仓已储满,他说:我要拆毁我的仓房,另建更大的,好在那里收藏我的一切谷类及财务,然后安心休息。天主却给他说:糊涂人哪!今夜就要索回你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