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教堂内外已是灯火通明,院内的圣诞树已布置的璀璨耀眼,五光十色;教堂内的装饰在灯光的折射下闪着七彩的光芒,仿佛让人感觉进入了神圣的天堂;7点钟,布道晚会正式开始,由林西老年合唱团和唱经班、爱心小组和善会、教友组成的肢体歌唱赞美队
歌唱中用哈欠、微笑状态训练,让大家学会怎么实际运用,如何打开喉咙、喉头向下等;强调微笑对声乐的演唱有其重要的意义;在唱高音部分的时候,如何换声,如何运用假声技巧,将人声的真声和假声适度的、巧妙的混合,获得较宽广的音域
因为所宣读的、以讲道所解释的,以及所歌唱的圣咏,是取自圣经;经文、祷词和礼仪歌曲,也是由圣经获得灵感和启发;还有弥撒中的动作与标记(signa),也都是从圣经得到其含义的[150]。
从主持者变成参与者,可以帮助我放松地朝拜天主,热心地歌唱,专心地听道,自由地默想,无声地静观,尽情地吸收弥撒的恩宠,把我在主持弥撒时没法做到的最大限度地弥补回来。
我们是否在尊重原有弥撒圣事礼仪的基础上,把赞美歌唱、祈祷见证融入到弥撒圣祭中,让弥撒圣祭变得轻松愉快而不再死气沉沉呢?
梵二文献提出:为促进主动参与,应推行群体的欢呼、回答、咏颂、对经、歌唱,以及身体的动作、姿态。在适当的时间,也要保持严肃的静默(礼仪30#)。
教会为促进信友的主动参与,而推动群众的欢呼、回答、咏颂、对经、歌唱以及身体统一的动作与姿态,并在适当的时间保持严肃的静默(礼仪宪章30)。
所以每到圣诞节,在这崇山峻岭的一些小镇和乡村里,许多歌唱世家的男女,像中古世纪的吟游诗人,不断地把圣诞歌的词句和乐曲加以改进或创新。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祈祷、歌唱赞美;二、陈必神父和陈乐勇先生分享福音;三、感恩弥撒及为老人施行终傅圣事;四、举行节日盛筵并赠送纪念品。
西默盎和亚纳虽到了晚年却能结出新的果实,他们为此见证,歌唱希望让生活具有价值,因为上主履行祂的承诺。我们要接纳会祖的梦想,这有助於我们在今天说先知话并重新找到那曾燃起我们心火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