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性质按庆典的不同时刻而有所不同:在忏悔礼及祷词前,是要每人收敛敛心神;读经或讲道后,是为简扼地默想所听到的圣道;领受共融的圣事后,是让各人能在心中赞美并祈求天主。
从此以后,基督徒不必亲访耶路撒冷,而以心神朝圣,跟随耶稣走苦路之旅。热心敬礼用的苦路站数随着时间有所增减,从7处到37处,站处的数目不一。如今我们使用的14处苦路是中古世纪时,在西欧奠定下来的传统。
王正爱极力收敛自己的心神,向主耶稣呈上最后的祈祷:主,我已做好准备,请你收去我的灵魂吧。为你而死,我王正爱死而无悔!公审大会在五一广场开始。
她们作好准备,专心一致,但其他人则心神焕散,打盹睡着了(参阅:玛廿五1-13)。事实上,我们可能在青年时期散漫生活,糊涂度日,迷糊混沌,而无法培养有意义的关系或深入体验生命。
圣奥思定曾鼓励要用「心」去聆听(cordeaudire),不要靠外在的耳朵来聆听,但要以心神中的耳朵聆听:「你们的心不要在耳朵里,但耳朵要在心里。」1圣方济‧亚西西劝勉他的弟兄们要「在心中垂耳倾听。」
一切后勤、总务存在也应为这埸活动的运作服务,一切礼仪的举行也应先经基基团(学习班)的教学,给予意义上的点拨与心神上准备和指导。使一个堂区的工作,无形中成了一个有活力、有生命的体系。
b.在礼仪开始前收敛心神、静默、禁食,在有需要时先办妥和好圣事(告解),因为与天主的真心和好能使真正参与成为可能。
在诸多雕塑中的傲世之作应是用地中海大理石雕塑的苦路第十三处——圣母抱着受难后从十字架上取下的耶稣,左手微微摊开,双唇紧闭,垂首凝目默默地倾注着主耶稣,悲痛欲绝的心神无以言表。
(若4,7),充分体现了耶稣为每个人所承受的苦难、旨在在我们的内心激发愿望,渴望获得涌到永生的水泉(同上14)的恩宠:这时候圣神赐予的,让基督信徒成为真正的朝拜者,懂得以心神以真理(同上23)朝拜在天大父
总之,弃一切世俗之物,悠然于天地山川草木之中,过心神向往已久的宁静生活,超凡脱俗与另一番境界共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只求心灵的纯洁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