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朝圣多少含有一些飘泊的况味,以及对天主信赖的流露,就如同申命纪中所陈述的有关以色列祖先的行旅之途:我的祖先原是飘泊的阿兰人,下到埃及,同少数的家人寄居在那里,竟成了一强大有力、人口众多的民族。
答:全会众大声喧嚷,悲哭了一夜(户14:1),并对梅瑟和亚郎发怨言,甚至说情愿死在埃及或旷野(户14:2-3)。他们的恐惧使他们失去了对天主的信赖,想另立领袖回埃及(户14:4),也就是回到为奴之地。
答:因为这段历史显明他们多次背叛天主,从埃及出发直到曷勒布、卡德士、塔贝辣、玛撒等地,他们屡屡惹怒上主(申9:7、22-24)。目的不是羞辱他们,而是警醒他们要常怀悔改之心,知恩图报。
为此,教宗方济各今年在世界移民和难民日文告中,格外关切这个群体,并在他们身上看见在襁褓中便逃往埃及避难的耶稣。
即:以色列人被掳在埃及为奴,他们在梅瑟的带领下逃出了埃及,摆脱了奴役,在埃及军队追赶以民,以民在天主的助佑下,过红海而天主打击了埃及军队后,梅瑟作了这首歌来感谢,称颂天主。
这个地区因叙利亚冲突、以巴关系紧张、埃及形势不稳而流着血。他也会强调约旦为接待大约300万难民在人道方面作出的努力,这些难民来自不同国家,叙利亚人就有130万。
这些东正教会分别是:埃及科普特东正教会、安提约基亚和全东方叙利亚东正教会、亚美尼亚宗徒教会、埃塞俄比亚东正教会、厄立特里亚东正教会、马拉卡拉叙利亚东正教会。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上周日发布一段影片,显示武装分子在利比亚把廿一名埃及科普特基督徒人质斩首。这是该组织首次披露在地叙利亚与伊拉克的主要基地以外杀害人质的影片。
他举出诗人叙述的埃及沙漠一例说:水的性质柔软湿润,石头则坚硬。可是一盆水放在石头上,水一点一滴地流下,最后将石头钻出一个洞。天主圣言也是柔软温和的,我们的心却很硬。
这位亚雷佐―科尔托纳―圣塞波尔克罗的总主教接着说:在五百年后重返圣塞波尔克罗访问,教宗是为了强调我们的教区与耶路撒冷的关连,以及这座朝圣者阿尔卡诺和埃及迪奥的城市,持续接待来自远方、致力正义与和平工作者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