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把福传使命特别地托付于特选之人,希望每一位修道人都成为福传者。李圣群神父不负重托,牢记使命,努力践行,全力打造福传型堂区,成绩卓著,几年时间引领700多人进教,传道员已发展到100多人。
最近有好几位年轻神父和修女的死亡,让众人一方面惊讶死亡来得太突然了,另一方面也惊奇,修道人也会因为生病或意外而突然死亡。
她强硬的性格也开始变软,她说:我意识到,修道人需要一颗柔软的心,为了我的成长,为了更大的好处,我必须死于自己的骄傲,放弃自己的强硬,为了爱,学会接纳和承受。
采访结束后,笔者作为一位修道人深感惭愧,一路思索,如果修道人不能真正活出自己的奉献生活,将来有何资格围绕在基督身边唱别人不能唱的圣歌呢?
由此可见,修道人与基督的这份关系就是生命的全部,是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是一生应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在培育圣召时用何种灵修来训练修道人使其具有对抗世俗化腐蚀的能力呢?
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天主教会首批晋铎的老修道人,1992年在佘山修院十周年院庆上,胡贤德神父获金鲁贤主教的欣赏及邀请代表毕业生发言,介绍基层堂区的牧灵福传经验。
李神父动情地说:“毕业修生们的奉献不在乎多少,而是代表了他们真正有了牺牲、奉献和分享的精神,这就是我们修道人要做的。
社会上缺少天主,我们基督徒,特别是修道人也有很大的责任,因为我们常常在社会人群前“隐藏天主”,遮掩自己的基督徒身份,蒙盖天主赐给我们圣神爱火!
然而,由于教会开始“世俗化”,修道人也在个人生活,以及宣讲福音上开始“稀释”、马虎,人们渴望的“神圣”和“权威”也日渐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