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天主教会首批晋铎的老修道人,1992年在佘山修院十周年院庆上,胡贤德神父获金鲁贤主教的欣赏及邀请代表毕业生发言,介绍基层堂区的牧灵福传经验。
李神父动情地说:“毕业修生们的奉献不在乎多少,而是代表了他们真正有了牺牲、奉献和分享的精神,这就是我们修道人要做的。
社会上缺少天主,我们基督徒,特别是修道人也有很大的责任,因为我们常常在社会人群前“隐藏天主”,遮掩自己的基督徒身份,蒙盖天主赐给我们圣神爱火!
然而,由于教会开始“世俗化”,修道人也在个人生活,以及宣讲福音上开始“稀释”、马虎,人们渴望的“神圣”和“权威”也日渐淡化了。
我是个修道人,一个人吃饱全家都饱,一向理性的我是不会忽略姐妹们的实际情况的,三岁的小孩都知道医院是个花钱的无底洞。从手术下来,不算手术费,一下子就花了两万多。
特别是我们修道人,当我们学会尊重,认清我们使命的时候,我们就会放下所有的成见,成为天主爱的和平的工具。三、经受考验在菲律宾时,我经历了修道生活中的几种考验:第一,40天的依纳爵神操考验。
然而,身为修道人的笔者听了93岁梁志忠的感人事迹后,原本平静如镜的心海顿时泛起了漪澜,不停地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作为天主的特选者,我真的比这位老人更爱天主吗?”
修道人是出于对基督和教会的委身,在特定时空中自愿委身使徒工作。因此我们要明白这是自由的行动。重要的是人们明白自己身处的情况,并同意这样,否则早晚会不自觉地默默破坏决定,我强调是不自觉。
在这种所谓的信仰左右下,整个教会,包括修道人的第一任务,不是传福音,而是发财致富。而且在各个团体中,谁能得到更多的财富,谁就会成为“长上(领导)”。
他对待修道人就像父母对待儿女一样倍加呵护,即使教区再困难,也不让修士、修女们在生活上为难,并且常常在精神上安慰鼓励他们勇往直前。主教是个常喜乐的人,事情再大再多,他都能坦然面对,笑容经常挂在他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