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仪请段修士到祭台前来,党主教在讲道中对段修士说:基督给你留下了榜样,愿你照他所做的去做,耶稣基督在门徒中间,曾以仆役的身份出现,执事就是基督的仆役,你要愉快的为天主、为他人服务,但是,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人
耶稣对此没有做任何解释,而是讲了一个比喻:有一个人设了盛宴,邀请了许多人,但最先受邀的都不愿赴宴,因为他们对宴席不感兴趣,对人们不感兴趣,对主人的邀请不感兴趣。他们被自己的利益所困,认为利益大於邀请。
这个令人难忘的场面却引起宴请耶稣作客的主人西满的批评,但他没有为耶稣做任何事。耶稣意欲赞许的正是那妇人未曾有过的款待,因为泪水表达了她的渴求,我们应当向她学习。
耶稣亲口说过,你不能侍奉两个主人:要麽侍奉天主,要麽侍奉金钱。金钱使你着迷,不让你离开,它相悖於第一条诫命,即全心全意爱天主。
等兴致过去,暂时的快乐不再存留,苦又来做了他的主人;若是再遭遇到意外的不幸:疾病灾害、亲人故世、恋爱失败、床头金尽,日暮途穷、容颜消逝,被许多愁苦刺透了!那就更是苦上加苦了!
我们觉得自己拥有一位父亲,祂不是主人,也不是继父,而是一位父亲,是天父。然后,教宗详述几种祈祷态度,如朋友不合时宜的求助,意在教导我们祈祷,持之以恒地祈祷。另一个比喻是饥饿的儿子向父亲求饼。
恰如耶稣在比喻中所说的那个恶仆,在主人宽免了他的巨额债务后,却将欠他少许钱物的弟兄紧抓不放,而且扼住其喉咙逼债,最终将其押监,直到还清所欠。
施舍可以帮助我们克服金钱不断地诱惑,主再三告诫我们,并非所拥有之物的主人,只是管理者而已,因此不应把金钱财物看成自己专有。
没有一个家仆能事奉两个主人的:他或是要恨这一个而爱那一个,或是要依附这一个而轻忽那一个: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
教宗又强调:在教会内没有谁是主人,每个人都蒙受天主恩宠的召唤,都受到邀请,都受到引导,都获得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