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到“志工”与“门徒”的不同心态时大家感悟良多,深受裨益,并就“有什么具体行动能帮助我们成为门徒而非志工”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
恰恰是借着若望保禄二世的那一象征性的行为开始了青年朝圣之旅,从那刻起,此旅途一直穿越着五大洲。
每个主日我们结伴去教堂;每年圣母月,我们都会组织去青阳、佘山朝圣;有空的时候我们一起读圣经、唱圣歌。12年来在这里工作学习的教友,回了家乡还利用学到的技术,开店创业。
15岁随父去罗马朝圣,大胆地向教宗良十三提出允许她加入加尔默罗圣衣会,由于她的坚持,最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最年轻的修女。小德兰在修院中生活劳作与祈祷,别人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虽然这个理想永远难以完美实现,但是正因为永远没有完全实现,而更需要通过我们一代一代继续奋斗,一点一点地不断完善和纠正,更能激发我们的内心动力,永远走在朝圣的路上。
教友之家会在一些节假日期间以最低的费用,组织新慈溪教友外出朝圣、游览当地风景区等,拉近大家的关系,丰富日常生活。也会为不能回家的教友举办新年茶话会,吃个团圆饭。
去上川岛朝圣,第一次投稿,结果上网了,也登报了。这三四年,信德编辑对我鼓励很大,尤其是新闻和各方面的指导。
“我们需要恰恰和军鼓”,玫瑰歌咏团要开始为上书院百年庆典、朝圣活动作准备。
让我记忆的一次是你在夜晚跋山涉水走了上百里山路,找到一家教友一听你说耶稣,人家不说二话把你捻了出来,一口水都没给你喝,你无奈地要饭而归,你边走边召叫有才华、热心的男女青年,把他们聚集在咱家里,那时咱家就成了教会的盏明灯,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像朝圣一样去咱家
经常组织教友们去各地朝圣。与意大利教会合作印刷了10000册意大利语与中文的双语新约全书。每年多次在意大利媒体与华人报章杂志中出现我们教会团体的报道。经常在意大利各华人聚居的地方举办福传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