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竟称她为“中国的德肋撒”,足见其影响力的巨大与深远。
她在自传中说,当她8岁到10岁之间,在听了一位方济各会士的讲道后,发了一个誓愿,就是,每逢星期五为纪念耶稣的苦难而撒一滴眼泪。长大后,她在父亲的阻拦下,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加辣隐修会。取名巴蒂斯塔。
包括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美国黑人女星乌比·戈德堡、美国第一个宇航员约翰·格伦、已去世的德肋撒姆姆以及摩纳哥大公兰尼埃三世在内的各界名流都曾写信对这个节日表示支持
11日晚上,每个组的代表都纷纷上台分享各自不同的心得体会,虽然爱心只有一个,但实践爱心的方式方法却多种多样,效法德肋撒修女——“怀大爱心、做小事情”是我们福传的最好表达。
接下来,教宗便以“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比喻为参考,从个人、社会、政府的层面,就如何通过对话、相遇、互助、关爱等过程和方法,来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符合人性的世界而做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指导。
尽管教会并不富裕,保禄的乐捐精神鼓舞了初期教会信徒不断从耶路撒冷向犹太、撒玛黎亚全地,甚至到地极传福音(宗1:8)。
中间正祭台式样堪与罗马圣类思公撒格祭台比美。圆顶建筑和内部装饰均按透视原理布局,吸引了满汉各族广大参观者,有两位从罗马新来北京的奥斯定会神父称这座圣堂真不愧为“国都之堂”。
宣发终身圣愿的18位修女分别是:寇素珍·宠慧、赵素敏·怡贤、翟瑞霞·志达、韩喜兰·亚松、张锦香·圣三德兰、任丽萍·利撒、张芳·佳琳、李微多·德臻、何亚苏·加辣、李玉双·安纳、崔俊兰·毅洁、王秀凤·芳济、
耶稣这些颇为神秘的话出自若望福音中撒玛黎雅妇人的故事。她问耶稣应在哪里朝拜天主。耶稣回答说:与天主相遇不受地点的限制。他接着说:“天主是神,朝拜他的应当在心神、在真理中朝拜他。”
教宗即席讲话,指出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她在世生活中也体验到了沙漠和天主的缄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