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天主教会在此刻可以且应该竭尽所能向受害者作出关怀的举动,即推动人道救援工作,为基督徒难民提供牧灵帮助,为这些人努力营造一个尽可能友善的环境。问:您能否谈谈纪念《天主是爱》通谕颁布10周年的活动?
雷鸣远神父说:一个性情忧郁、愁眉苦脸、发牢骚、爱挑剔、怨天尤人、吹毛求疵的人,仿佛一只苍蝇,传播病菌、制造困扰、到处使人厌恶……基督徒应该活出喜乐的生命,这种喜乐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人们是如此地把持不住恐慌的推动,惊恐的国人根本顾不上思考面临的环境和今后的道路。今天在群里与一教友聊起此事,她作为副食品批发的经营者,食盐一律按原价出售,不提价不囤货,这是一种什么做法?
同时也带给他专属单纯而纯洁的灵魂所拥有的推理与力量,赋予他作出重大决定的能力——比如立刻作出决定,把他的自由意愿翕合天主的旨意,把他合理的人性召唤,他的婚姻幸福,全部转移到天主的计划下,接受所处的环境
我一直在想,他以后还会在陌生的环境下找教堂吗?基督新教兄弟姐妹在待人接物上格外友善客气。在主日天,不论你走到哪座基督教堂,总有两位基督徒在门口谦卑地迎接你,为你开门,并很温柔地送上一句:您好!
「这亦解释到,为何当人在一个祈祷氛围的环境里,他们可寻找到与天主和世界的灵性联系。」她说:「每样漂亮的东西都能帮助我们心灵上更易找到天主,因天主就是美善的化身。」
它不仅包括对天主的爱,也包括对人的爱:情爱、友爱、自爱、孝爱,也包括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爱。要在自身实现天主之爱,不仅需有坚固的信德、望德,且更重要的是还在行为中有践行的爱德。
我们也希望,经过努力能放下控制某些环境的非法行为和黑手党现象。我认为在卡拉布里亚必须有玛尔谷福音中所发生的事件:耶稣以一名伟大战士的形象出现,逐渐将消极的事物一扫而光。
他说,没有人可以没有教育的环境中生存,这是一个主要的需求,如食品、衣物和住所。因为学校不仅为研究和学习的地方,但它也是一个接触并与朋友和老师互动的地方。
所以,为堂区、司铎,以及负有职责的教友们的挑战,就是知道如何向这些新住民为我们的信仰做辩护,要以自由和尊重良心的方式,让他们也能选择,在他们所在的新环境中度基督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