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2:1-12)一、帮助软弱的兄弟姐妹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自己不同的希望,然而,所有的希望都源于人内心的唯一渴望:渴望见到天主。见到天主的渴望能推动人跨越每个希望,生活常常充满信心。
天主希望你与其他信徒固有亲密的团契生活,培养爱的技巧。你无法在独处中学会爱,你必须活在人群中,就是在那些惹人生气、不完美和令人沮丧的人中间。在团契生活中,我们可以学到三个重要的真理。
又闻阁老终后清寒如洗,乃遣文官卞希孔赐白金表里、烛帛香油、白米柴炭,以行丧事。帝又赐祭九坛,加祭两坛。再遣行人张元始护柩回上海。1634年,公柩抵沪,暂厝于南门外的桑园。
因为在诫命中有很多严厉的否定式不可,所以连梅瑟也说:‘我很是恐慌战栗’(希12:21)。足以说明天主那爱愈深,责愈切的美好初衷,怕人们踏入错误与危险的道路而导致丧亡。
1996年8月1日他和他的穆斯林朋友兼司机穆罕默德·布奇基希(MohammedBouchikhi)一同在主教府前被汽车炸弹炸死。
至于慈善和施舍,也不可忘记,因为这样的祭献是天主所喜悦的”(希13:15-16)。在这里,作者用祈祷和分享,这两个表达共融的基本方式,总结了基督徒的牺牲。
德国福音派教会委员会主席海因里希主教诵读了选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的第一篇读经(参阅:依五十八6-12),并且带领默想。他强调:友爱、正义与合一是基督徒必备的三大面向。
〈希十二:1-2〉所以我们要「看着永恒去过每一天」。既然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后的一天,所以在「今天」我要做我人生最重要的事。什么是基督徒人生中重要的事?就是用爱和宽恕之心去做的一切事。
耶稣为以自己的血圣化人民,就在城门外受了苦难,所以我们应离开营幕,到他那里去,去分受他的凌辱,因为我们在此没有常存的城邑,而是寻求那将来的城(希13,12-14)。
但不少西洋文献都有记录,只是有Hien,Sin,Siu,Kin,Chin,Chen等多种写法,故而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认为此人姓“沈”。现在学术著作亦有“陈”、“沈”两种称呼,本文则以陈安德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