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意义来自将劳苦与天主结合,奉献为祂的荣耀。训道篇2:23:「其实,人每天所作所为,无非是劳苦和烦恼,夜间心灵也不得安宁:这也是空虚。」
是不是因为这样,我仍然将其它主内的弟兄们视同陌路。或许我们本来想按照天主的方法寻求「合一」,可是当我们找到了以后却接受不了?
所以,禧年是在向普世众人宣讲福音的幅度下开启的:它超越教会的范围,因为“每个人即使不知明日将如何,但心中总对善怀着期望”(同上)。
因此,面对很多人都敏感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学着做到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是非不变,诬蔑不洗的境界。天主就是在这些事上期待着我们与他相遇。
我们若是懂得珍惜自己的名分,出于赤诚的感恩和敬爱之心,在每遍天主经和圣母经中都用心默想圣经,如同主耶稣和圣母临在眼前一样,恳切地献上祈祷,我们所献上的是不是一朵又一朵更芬芳、更完好的玫瑰花?
我们必须满怀最深、最真、最纯、最热烈的爱来感受主的同在,借着不断地思慕、想念、崇敬、切愿等热情来提高这种觉悟的频率,像小孩子渴望母亲那样渴慕天主,像时刻需要空气与呼吸那样渴慕天主,随时随地都感受主的临在
一个月的假期转瞬即逝,临回修会的前一天,在家乡简陋的农村小教堂里,与教友们用歌声和发自肺腑的祷词,一起赞美感谢好天主。然后我们一起分享多年来天主所给予我们的奇恩异宠,特别是回忆盖这所小教堂时的一幕幕。
在她传给我的三首歌曲小样中,最让我喜爱的就是她自己演唱的《我必远游宿在旷野》,这首歌曲令我神往,仿佛跟随着主一同走在漫漫旷野之中,体会到主为了世人而决绝离开人世,而他又随时都临在我的身边,守护、坚强着我
接受天主的国并不需要有惊人的智慧和伟大的成就,接受天主的国意味着用纯真和开放的心灵接受天主的临在。像孩子一样,他们并不在意自己是贫是富。他们所拥有的是成人所丢失的纯真。
在信德的黑暗中停留,她不能想起所有天主临在的句子和天堂,看起来一切都不复存在。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要受那么大的苦,从来没有!我不知道如何解释,除了怀有拯救灵魂的一腔热血。这显示出她所遭受的痛苦是何等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