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教宗补充说,这一痛苦的现实只是「特殊的情况」,重要的是反思为什么发生在我们的教会内。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关于痛苦与死亡,以及快乐与复活。我的一位非常亲爱的合作者,48岁的柏拉斯特(Prasit)和他的父母、三兄弟和一个妹妹一起度过了一个痛苦的童年。
直到今天如果你随手打开与德兰修女相关的网站,仍然能够看到在成千上万的跟贴中有“向修女致敬!”“值得敬仰的修女!”“致以崇高的敬礼!”
这是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问题,但事实上,有很多的神父弟兄就这样做。他们与一群教友一起作野外祈祷,然后就地做弥撒,或者他们在旅途中,随便找一块地方做弥撒。
当时在英国称为福克兰群岛、阿根廷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局势非常紧张。沃伊蒂瓦教宗指出:「我的访问在紧张又焦虑的时刻进行。现在世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大西洋南部冲突的棘手局势上。
老年人,多入的是祈祷会,她们应邀为主要从事福传、服务贫穷工作的德肋撒姆姆会祈祷。承德大多是山区,经济比较落后,一些偏僻地方的孤寡老人很多无人照料,所以善会就藉主日去为他们服务。
福传是每一位基督徒的责任,然而并不是每一位基督徒都把这份责任放在心上,实践在生活中,甚至有些人当了一辈子的教友都没有弄懂自己信的是什么,更没有体验到信仰的价值,更有甚者只是领洗时获得了一个基督徒的印记,
青年们以各种活动,祈祷聚会和朝拜圣体作着准备。我要说的是,立即有许多青年人响应号召参加与教宗的会晤:这为他们是两年一次的全国聚会,也是首次有教宗在场的青年聚会。
教会中的修道人都是天主的特选之器,在世界上他们应成为黑暗中的一束亮光;在世风日下的时代中,应成为一面福音的旗帜,然而只有走出生活误区的时候,才能真正地体现出修道人的价值。
所以,基督徒生活的中心不是寻找奥秘的知识,不是掌握玄奥的行动,而是和主耶稣有亲密的关系。耶稣基督是通往天父那里去的路;耶稣基督也是通往人和万物的路。耶稣基督是通天达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