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耶稣开始了祂的公开使命,但作风却截然相反;若翰感到万分痛苦,他处在双重黑暗中:牢狱的黑暗和心灵的黑暗。他不理解耶稣的作风,想要知道祂是否真的是默西亚,或者还须等待另一位。
而能捐出200万的张老,竟然丝毫不为自己的孤独考虑,其心灵境界则不言而喻、超乎寻常,真正做到了死于自己,活于基督的品德高度。
同样的,我们自己身上的罪过在我们这个心灵麻木的文化环境中也常常是感觉不到,所以,我们要常常回到圣教会内,用天主十诫,圣教四规,七罪宗,主耶稣爱的诫命等反省自己,纠正生活。
米凯利尼神父指出,言语有时甚至会带来伤害,诚如犹太经师巴尔‧谢姆‧托夫(BaalShemTov)所言:「经师或祈祷者倘若仅以唇舌发出声音,心灵却不转向高天,他的言语就无法上达天庭,只填满房屋,从东墙到西墙
相反地,若我们乐於接受天主的帮助,向恩宠敞开心灵,那似乎不可能的事就会成为事实。这片土地很清楚,它在自己的历史中孕育出许多神恩,许多传教士,这对教会的生命是多麽大的财富啊!
每个修女与耶稣之间都有他们相遇的故事,我们为她们这份舍弃事俗的意愿而感动,这是她们的道路,愿我们的天主时刻照顾她们的心灵与生活,愿姑姑们平安、健康、幸福!
然而我自己却在每主日弥撒的演奏中,被礼仪的神圣性深深吸引,不断地涤荡着我的心灵,使我忘却了烦恼,内心充满了欢乐。聆听神父的讲道,让我逐渐了解了天主教信仰,并产生了兴趣。
最后,以为只有地位、荣誉可以让心灵得到安歇。可是,当得到巨大的荣誉之时,竟然发现荣誉的背后并不都是敬仰、感谢,而更多的是自己对自己的欺骗,是一个伟大的虚妄。
相反地,如果因富贵而滥用财富,骄傲奢侈,淫乱贪乐,只图一己的享受,没有助人爱人的心思,那过的只是腐蚀心灵、麻木不仁的堕落生活。
除了特殊情况外,大多数人都要当父母的,我曾在教会书籍中看到四句话,觉得很有道理,现赠送给天下当父母的,即:儿女的心灵纯洁,操在父母手中;儿女的经言要理出在父母口中;父母的思言行为,映在儿女眼中;父母的信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