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然穷,却慷慨济助那些比她更穷的人,大人、小孩、邻居和朋友,她正是遵照了基督爱的诫命。她从小立志守贞,要进修会,做基督的净配。她克苦守斋,有时彻夜祈祷,为求圣召睡觉时将石头放在自己的褥子下面。
同时,在这个“圣召节”上,我们也为圣召祈祷,求主感动更多的男女青年能慷慨回应天主的召叫和教会的需要,成为主的葡萄园的工人,最后也成为善牧和门,带领后继的人进入天主更丰富的生命。
当时的杨神父了解了这个问题少女的情况后,没有嫌弃她,而是慷慨地收留了她,并安排在堂区做饭的一位老太太负责照顾这女孩。
在此衷心感谢作者甘保禄的辛勤写作及慷慨奉献。
此言虽不够慷慨,但无疑深具信德,且是同情和支持中国的,因为中国在此事件上渴望真理、正义与和平,但却没有力量。
然而,新形式同样是圣神的恩赐,促使教会常慷慨满盈地追随基督,并专注于每一时代讯号中天主的邀请。
可是一但实行起来,就知道:要引导别人作善事,单凭个人的工作和努力是不够的,非有天主的援助不可。那时候,德肋撒还只有二十岁。1894年,德肋撒的老父路易玛尔定去世。平日照顾玛尔定的是德肋撒的姐姐西莲。
哪一位患者在经济上有困难,教友们常自发筹集资金,做紧急援助。另外,根据教友们的实际需要,神父安排了每周六晚举行青年弥撒。祈祷时全部用普通话,以台湾版本的玫瑰经祈祷。
从出事到现在,三年的时间中张宝娣身体一直没有跨掉,她说:我的今天是天主恩典的照顾,我感恩天主,也感谢长治教区的主教、神父和教友们在我最艰难的时候,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我更愿意把这份大爱传播出去,让所有的人都回归主的羊栈并认识和信赖天主的慈爱
求你打发爱心人士来援助我们吧!不然又要停工了。”令人惊喜的是,第二天,一位熟识的教友找上门来捐献了1万元。张修女认定这就是天主成就了她的信心,感恩之情难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