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每日以千万种方式挑战我们,呈现各种面貌,反映在受苦、边缘化、压迫、暴力、酷刑和监禁、战争、自由与尊严受到剥夺、无知与文盲、医疗急需和工作短缺、人口贩运和奴役制度、流亡、赤贫以及被迫移民等等。
三、无故受伤与主相遇在北京全国修院一年的学习中,每一个灵修操练都让任神父感觉新鲜,受益匪浅,借着老师们每日的精神大餐,他品味到了主爱的甘饴,心灵荒漠里出现了绿洲,枯萎的生命再现生机。
每日交流的心得都在我们的脑海中成为一个个的课题。毕竟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是一个新家庭面临的最大挑战。
2008年8月,郑神父和一些热爱福传的教友创办了福传拉拉队,利用中国移动公司的免费飞信业务,给教友发送每日福音分享等推动福传。
朱健仁: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重新评估了圣咏(答唱咏)在教会音乐与礼仪、灵修方面的地位,并让我可以用答唱咏作每日祈祷。感谢天主的恩宠和眷顾,让我这个不是音乐科班出身的人却成了他的音乐传播工具。
于是由每周一次梵二中文弥撒,到每周两次,又到每周三次,再到只保留一台唱诵拉丁的脱利腾弥撒,到每日举行梵二中文弥撒。在1990年的圣周,佘山修院首次举行了梵二中文圣周礼仪,而修院圣堂也趁机全然梵二化了。
他的祖父名叫韩永椿,每日早起都拿起扫帚到河边沿岸,将夜间爬上岸的螺蛳、蚌壳、蛤蚧之类的动物,送入江水之中,使它们免遭捕捉之害,或遭日晒干涸之劫。他常常饿着肚皮,一路扫过好几里地。
我可以堂堂正正地和其他教友一样参与弥撒、聆听圣言、恭领圣体了。当他听到拄着拐杖的残疾人丁发说:我没见过耶稣,我只知道他是好人。戴振华赶紧说:下星期,我领你们进堂,也听听圣经、望望弥撒。
朝圣福传途中聆听天主圣言,高唱圣歌进入北格镇三贤村,这是一个有教友的村庄,初七恰逢主日,教友们在圣堂大院迎接我们的到来,大家首先进堂与教友手拉手同唱天主经,然后恭听圣保禄宗徒书信(格前6:1-10,格后
每个基督徒要学习先辈传教导师的福传热忱和奉献精神,承担起传播天主圣言的重任,做新时代为主作证的新传教士。(参阅《21世纪趋势》周刊网站2009年11月9日文章,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