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预言自己受难后复活,谷8:31;9:31;10:33-34)我们也追寻圣人的芳踪,有些人赤脚前行,更有的人背着一大木十字架。
在它的中心,就像一盏照亮一切的灯塔,就是基督的死而复活的事件,他完成救恩计划,实现所有的预像和预言,揭开所有隐藏的奥秘,提供阅读整本圣经的真正钥匙。
今天,主耶稣不仅因着祂宣讲天国,实行奇迹,驱逐魔鬼而广为人知,而且公开地告诉他们,因着祂,天主通过先知们的预言已经应验了,然而,他们却拒绝接受和聆听。
主耶稣在三次预言了自己将要在耶路撒冷的苦难死亡和复活后,竟然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更危险的路!主耶稣选择经过耶利哥为了同样将福音带给那些在“危险环境下的人群”,包括强盗们。
他在晚年所著的《福音中的圣母像》一书中说:“童贞女玛利亚熟读古经,常默想先知依撒意亚关于默西亚的预言。她唱的歌自然是旧约中颂主、求主、爱主的圣咏;她抒发的情是企盼默西亚救世主早日降临人寰的热切之情。
在主耶稣预言他将受苦受难时,他说:“主,我已准备同你一起坐牢,受死”。主也同样警告他,你今天鸡啼两遍之前,你却要三次不认我。主耶稣被捕后,在一位女仆面前,他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否认自己同主耶稣有关系。
此预言的实现,也体现在下方安德烈·桑索维诺(AndreaSansovino)所雕刻的圣母与圣亚纳像中。
在去耶路撒冷的途中,耶稣三次预言祂要受难,在最后晚餐时又预言自己将被出卖,继而指出伯多禄三次背叛和门徒们四散逃避(若13:21-38)。门徒们听了面面相觑,内心徬惶与难过,不知如何是好。
在进入耶路撒冷之前,主耶稣已经三次预言了祂的苦难、死亡和复活。答案是:为了承行天父的旨意,将天父和祂的圣爱带给人,邀请人回归天父。也就是说,主耶稣为了爱人而选择进入耶路撒冷。
读经一厄则克耳先知书34:11-16这段经文既是旧约的预言,又在新约中借着耶稣圣心得以成全。一、经文背景简介厄则克耳先知是主前6世纪的先知,活跃于以色列被掳到巴比伦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