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理》1421)禧年获得恩宠的必备条件是要求我们妥当地告解。修和圣事贯穿了慈悲的核心。这件圣事有五个名称:悔改圣事、忏悔圣事、告解圣事、宽恕圣事与和好(修和)圣事。
教宗邀请信友们走成圣的道路,向天主祈求不存有怨恨和为仇人祈祷的恩宠。教宗方济各是探访耶稣圣心圣玛利亚约瑟法堂区的第二位伯多禄继承人,他的前任圣若望保禄二世於15年前来到这里为新落成的圣堂主持祝圣礼。
他们获得了恩宠,宣认耶稣到底,直到死亡。在福音中耶稣也早已清楚表明,跟随祂的人必要遭受苦难。耶稣使用了一个非常有力而令人恐惧的词——恼恨。
我们是欠债者,这首先因为我们在生命中接受了许多恩宠:生命、父母、友谊,以及受造界的美妙。即使我们众人都会遇到艰困的日子,我们仍必须牢记生命是一份恩宠,是天主从无中创造出的奇迹。
最终是天主的恩宠让嫉妒的人看到事实真相,就如撒乌耳所经历的那样,“嫉妒就像肥皂泡沫终会破裂,因为嫉妒和眼红不堪一击”。
这协助的权利为他也是获得圣事恩宠的泉源,滋养(他)整个牧职」(指南28)。因此,我们应在这「区别性」及「协助性」两者之间反思执事如何服务祭台。
因此有可能存在阻挠,但我认为克服阻挠的唯一可行之道,就是意识到除了圣化以外,需要重新给予圣洗和婚姻得以实施的圣事恩宠。在这新意面前,那些领受和活出这两件圣事的人享有两份圣事恩宠。
秋水》)的自在之物———理性之源所使然。是的。人类对宇宙的了解甚微,我们除了表示敬畏和虔诚,根本无力改变它的大规律,对天地之大美,我们能够奉上的也只是无限的赞叹。
他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要向他吟唱生命的赞歌“主,我爱你”,以还报主爱之万一。愿天主永受赞美。
不少听沙勿略讲道理的人对他说“如果你说的宗教是真理的话,为什么作为一切智慧之源的中国会不知道呢?”这是使沙勿略下决心去中国传教的主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