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奇怪的是墓主既非圣职,也不是会士。那是范凤龙大夫,我父亲的代父,一位名满台湾的医者,一位来自斯洛文尼亚的普通基督徒。范大夫终身未婚,一心献身于治病救人的事业。
比如,一个大概写于公元150年的故事,记述耶稣童年的多玛斯福音(不要与诺士底派的多玛斯福音混为一谈)。多玛斯所叙述的耶稣童年的福音其实就是5岁的小耶稣的故事。那是个安息日,耶稣来到河畔。
(四)下面这篇是采用张士江神父的一篇讲稿,特此感谢。从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反省教会面临的挑战和改变。从历史角度来回顾。世纪之交,中国正处在各种大转变时期,因此,我们中国教会面临了更多的挑战和任务。
在犹太人被掳的日子,上主感动波斯王居鲁士颁布诏书,准许犹太人自由回国修建圣殿。后来十几万犹太人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将圣殿重新修建。
在早期的司祭典流传除天主外没有其他的神祇,只有巫士(比较出7,11-12;7,22;8,3;8,14-15;9,11);晚期的司祭典认为有必要区别其他民族的神祇(比较户25),因此在解救以色列子民时,埃及的神祇一并被打击
在对于中国的特别提及中,刚恒毅提醒教宗,早在1615年保禄五世(PaoloV)已然授权在礼仪中使用中文,而耶稣会会士鲁道维科·布格里奥(LudovicoBuglio)在17世纪已将弥撒书,礼仪本与日课译为中文
首届刘士杰副会长谈到亚纳会的发展历程时,满脸的兴奋。探望病人是亚纳会重要的工作之一,看病人是随叫随到,不管刮风下雨,有时候半夜起来就去,一整天都不能回家。从城东到城西,即使大年初一,也要到病人家走走。
但是,亚述帝国在新星居鲁士(Cyrus)率领下的波斯帝国的强大压力下,开始瓦解。这使先知能够预见到,一个料想不到的解放即将来临。史实也确实如此。
26-3-2010圣周礼仪及灵修本笃会士安鹏浩AnscarJ.Chupungco,OSB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译圣周1.一年五十二个星期之中,圣周卓然屹立,由于它有如一个宝库,包含丰富的神学、传统及灵修教导
他是十六世纪一位年轻的西班牙耶稣会士,在二十岁时以传教士身分前往巴西,并成为这个新世界的伟大宗徒。但我也想起你们当中那些愿意慷慨献身于教会使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