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是:让贫困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得到一个长期帮扶。通过多个学校调研,他们决定实施“二三五七计划”——小学每月资助200元,中学300元,高中500元,大学700元。
国际公教学生运动(亚太区)八月一至七日在香港召开「东亚大专会议」,约三十位东亚大专生到社区探望露宿者,并探讨背后的贫穷议题。
此次活动,新教友及望教者占1/5,他们编在一个组,由修女院院长任组长,中小学生及年青人占1/4。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行车,我们到达了此次活动的第一站———水洞沟遗址。
当天晚上有12位慕道者在教宗手中领受基督信仰入门圣事,他们来自意大利、阿尔巴尼亚、喀麦隆、韩国、印度和中国。
我们的心灵和观念上充塞着各式各样的“一定”、“必须”、“应该”等,我们不自觉地成为不同程度的完美主体者或理想主体者。我们被别人要求,渐渐地对自己亦有严谨的要求,对他人也有所要求。
《训令》中也对堂区团体内的奉献生活者和平信徒的角色进行了省思,提醒前者不在于“行动”,而在于“做彻底跟随基督的见证人”。
巴斯卦节所庆祝和纪念的的中心对象就是羔羊。牠是以色列民族从埃及人的奴役中获得解放的象征。为此,在吃巴斯卦羔羊时,叙述纪念天主举起双手,把以色列人解救出来的经过,乃是巴斯卦节庆的一部分。
新约经文似乎推崇痛苦,而其实却在褒扬天主那种为了被爱者的利益而不惜牺牲整个自我的深情大爱。圣若望用毫不含糊的语言提醒我们:“没有比为被爱者舍弃生命更大的爱了”(若15:13)。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曾向所有到罗马过青年节的青年讲话:当你们回到家,要以圣体做你们个人生命的中心。爱圣体,朝拜圣体。并且,透过恒久朝拜圣体,令圣体成为你们堂区和团体生活的中心!
期间,因为专业学习需要,参观访问了不少服务于老人、儿童或其他弱势群体的社区中心和慈善机构,发现不少社区中心和慈善机构的建立都可追溯到早年教会力量解决本地区社会问题的背景,这些社区中心或慈善机构有些后来不再由教会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