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我们住在基督内,祂的话也住在我们内,我们的生命才能流露出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信实、温柔、节制等属神的果子(迦拉达书5:22-23),这才是真正的光荣。
玛达肋纳玛利亚误以为祂是园丁(参若20:15)。厄马乌的门徒相信祂是陌生人(参路24:18)。伯多禄和其他渔夫以为祂只是个路人(参若21:4)。我们本以为会有特殊的效果、强有力的标记、压倒性的证据。
为此事,他与王达三神父商量了好几次,最后还是决定舍小家,成大家,去神学院培养下一代接班人。当时教区只有八位神父,侯主教如果走了,传教人手将更为紧缺。
我们可以说这是达味圣王的五颗小石头,战胜巨人的武器。人人都能做到,并不难,可以贯穿每天的生活。
5期之后,基本没有了,因为此时透过学习和操练已经提升了与天主的关系,走出了受伤的阴影,达到了身、心、灵的整合。郭进军神父在福传工作坊上分享中二、活出基督如何活出基督?
于是,我们的原祖父母为了跟天主一样而不惜犯罪(创3:4-6);人类为了证明自己的强大而建造巴贝耳塔(创11:1-9);达味为了显示其国强而统计人口(撒下24:1-14);若望和雅各伯两位宗徒因为当时的人没有接待他们
1924年,山东临清吕洼的李忠达担任白云峪的本堂神父,他在离后堂约20米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坐北向南的教堂。此堂南北6间长18米,东西宽7米,齐檐高4米,加脊高3米,共7米。
还有当耶稣死了后,我们相信天主,求他宽恕,他赦免了我们的罪,我们就又成为天主的子女,万王之王的子女,那时我们就获得如迦拉达书5章22节至23节上说的:仁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温和忠信、柔和节制。
从博士后到教职,各阶段性目标相继达到了,也实现了五子登科(帽子、车子、妻子、孩子、房子),然而并未感到轻松和满足,仍承受着各方面的、难以尽述的压力。在我信主前,心灵深处更有一种无可言状的惆怅和空虚。
李玛丽的二嫂一家是外教人,二嫂的妈妈70多岁,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卧床达五六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