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姿:爱无界限。 德兰:把“我渴”写在所有为穷人服务的处所。 华姿:这是耶稣代表古往今来所有苦难者向人类发出的呼喊。
在面对重大的危机时,有信仰的人在祈祷,无信仰的人也在祈祷,我们众人都在寻找天主。我们渴望天主,渴望天主的救援,渴望和天主生活在一起。我们知道,和天主生活在一起,就是我们人最大的平安,最大的幸福。
2、天主的肖像人的犯罪在于失去了天主肖像的光辉;创世之初,天主按照肖像和模样造了人,然而,由于人的软弱和魔鬼的诱惑,人违反了天主的诫命,失去了天主的肖像,无脸见天主而隐藏起来(创3:10)。
天主圣三的生命是“无大无小、无先无后、三位共是一性一体的天主”。天堂的生命是在天主圣三爱内的生命。所以,不会再有世界上的尊卑高下之分了。
从大自然学习爱天主:万物的赞歌让我们放眼大自然,它犹如一本敞开的圣经,无声地诉说着天主的美善与大能。你看那向日葵,它总是追随着太阳的方向,无论阴晴,它都将自己的花盘面向阳光。这不正像我们对天主的爱吗?
天主公义无偏,但也给予梅瑟恩宠:容他在乃波山上远眺应许之地,并安然归祖。结语:《申命纪》第三十二章是一首感情真挚、神学丰富的圣诗,它不单回顾以色列民族的历史,更揭示出天主对祂子民的忠诚、义怒与慈悲。
献祭应是人将“最好的一份”归给天主,也预表基督那无瑕无斑的祭献(参《希伯来书》9:14)。教会的应用:我们在祈祷、奉献、参与弥撒时,也应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献给天主,而非敷衍塞责。
灵修意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爱人的行为,常常无声无闻,但在天主眼中却极其宝贵。圣女小德兰强调:“在微小的事上用大爱去做”,正是这个真理的实践。
1958年搞所谓无宗教县,一个县里不许宗教,成了县委书记的政绩,导致无宗教县运动在全国推广。
如果没有信仰做永恒的价值,没有神,没有来世,我做好人(学雷锋),那么我死后,这一切都与我无关了,因为我已经是无了。法律和道德也就没有持久的基础和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