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邀请大家祈祷,他高举圣体杯朝向圣体,只见圣体缓缓降下进入杯内……奇迹发生后教区想在该地建一座教堂,由于乱世一直拖延,直至1598年表决通过建造方案,1671年经过精雕细琢的教堂竣工,名为圣体教堂。
出发时没有隆重的送别场面,王建忠神父、徐永涛执事和冯巧教友送行,沿着从南充到安岳的318国道,送到西兴后返回。
十年前,澳门利玛窦社会服务中心陆毅神父,台湾谷寒松神父与几位老人走了进去,看到这里的病人,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孩子们没有学校,于是就为他们修路、安电、安水、建康复院、建学校以及各种生活设施,10年来一直由甘肃圣家献女会的修女们在康复中心服务
母亲的第二个宏伟设想是再建一座小教堂,以满足教友兴旺之需。几年前她召集子女开了个庄严的家庭会,向子女说明道理,宣布待她死后把100平方的老房子无偿赠予教会。
该堂的建成为太湖新城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尽管一直下着雨,但依然阻挡不了神长教友开心的脚步。
良十三世采纳这个建议,在梵蒂冈城国内建立了天文台。天文台成立後马上投入一项极其重要的国际计划:拍摄天体图。这项工作始於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到1952年终於完成。同时,梵蒂冈天文台也经历多次变迁。
本期《鼎》中发表了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利玛窦逝世四百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北京教区副主教、上智出版社社长赵建敏神父的《利玛窦:中国「文艺复兴」的先驱》;宗座外方传教会会士,圣神研究中心研究员柯毅霖神父的《利玛窦的传教方法
此世乃苦旅天乡为老家——连海韵在其母王琳医生追思仪式上的答谢词上海教区的吴建林神父、各位神长教友、亲人朋友: 首先,我代表我们全家谢谢大家!
当时有两个小组表演了河北本地致命圣女王亚纳的故事和为贵州苗族服务并向他们传播福音的林昭圣女的故事,那次考试使修生们认识到教会历史中有许多伟大的女性基督徒在为信仰作美好见证,同时对教会因男权主义和神职主义所产生的不明智
牛树青和马大超神父一个教唱一个伴奏真是配合默契,领导教友们由衷地唱出赞主的歌声;礼仪小组活动室内,教友们在负责教区礼仪活动的田愿想和赵奉献神父面前畅所欲言,分享和交流对弥撒礼仪的看法、观点及探讨弥撒礼仪本地化的问题;负责服务小组的吴建林和侯文辉神父组织教友们登记和安排服务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