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灰礼仪开始四十天悔罪和补赎的生活,在教会的各团体利用这时段以祈祷和仁爱的具体行动来圣化我们的信仰之旅,藉斋戒来帮助修身克己以与恶魔作战的力量;并默想基督的苦难,效法耶稣与祂相遇,进而获得更丰富的性命。
中秋夜,我来到顶楼观赏中秋的月。夜空中,一轮圆月正反射出清亮的光,偶尔会有几缕“棉絮”粘在月亮上,大概云也被这玉洁冰清的光彩折服,我看得出了神。
教宗说:「耶稣使用谦卑、死亡和救赎的言词,而门徒使用的却是攀高之人的言词,也就是攀附权势的人。」「在耶稣教导我们前行的道路上,服务是准则。
有时候我的脑袋里会有一些奇怪的念头:假设把一个人——也许就是你吧——放置到一个很遥远的星球上,这个星球上除你之外没有第二个生物,你永远不会生病,也不会死亡,一直活到永远。那是什么感觉?
教宗说:这需要观看天主的母亲玛利亚,她接纳了耶稣进入自己的怀中,为人类大家庭而生育了他,令这个世界获得真正的降福。
我认为,作为光荣的基督徒,在每日持守天主十诫的同时,还要用心时刻践行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及爱人如己的圣教宗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做人做事,处处彰显天主的光荣。古人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2008年11月1日“信德”刊登了邱天佑的《领圣体要妥善》一文,我非常认同他的说法,每次参与弥撒我也都会亲眼目睹这一切,主要是教友们完全不懂教会道理,才酿成今日的局面。
完全地接受父母的爱,就像耶稣希望我们完全接受天主的国,接受天主的爱。 有人说:是小孩对他人的信任和依赖之心。
可是,有信德的人常常遇到这样的诱惑:阻挡圣神的去路,甚至把祂引到其他方向。这种诱惑在初期教会也并不罕见。礼仪选读的《宗徒大事录》就记述了西满伯多禄的经历。
一位德国哲学家说过:圣经是一个知识的海,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大海里得到他所需要的;无论你汲取多少,它是不会被汲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