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天主的爱更加困难,因为我们总是想成为中心,我们想成为主角,我们更倾向于做事而不是让自己被塑造,倾向于说而不是倾听。但是,如果我们先去做什么,我们仍是主角。
例如,在遭受疾病折磨时,信徒凭借望德仰望天主的医治大能,不被病痛所带来的绝望吞噬,而是在苦难中寻找到与天主更加亲近的机会,相信天主会借着苦难塑造我们的品格,使我们更加坚韧、更有爱心。
像圣奥斯定(奥古斯丁)的神学影响深远,他的原罪、恩典等理论塑造了西方教会的神学体系;而在东方教会有着独特的神学思考传统。这些不同的神学传统可以相互交流、借鉴,促进神学意义上的合而为一。
在困难中,我是否相信天主正在塑造我?我是否有规律地守诫命、参与感恩祭、祈祷?我是否警觉自己的内心,是否慢慢转向了“偶像”?(如物质主义、自我中心)申命纪第8章问答.pdf申命纪第7章问答.pdf
的确,在弥撒圣祭中将自己赐予我们的复活了的主基督以自己天主性的大爱塑造滋养我们整个人生。为合宜地,虔敬地庆祝弥撒圣祭,我们也应当对在圣堂中的礼仪及其具体施行方式有所认识,理解并热爱礼仪。
经过考验,人的品格就能够被塑造及显明出来,而整个人生就是一场考验。天主常常考验你,他一直在观察你如何面对别人、困难、成就、冲突、疾病、失望的事,甚至对天气的反应!
然而童年的成长背景塑造了她自卑和封闭的性格,如今面对这些爱动调皮的孩子,感觉实在不能胜任此工作,决心逃离。于是拨通了利玛窦志愿者负责人武晓敏的电话,述说了自己遇到的情况。
我们的文化总在引诱我们相信:越多越好——我们需要更多的东西、更多的产品,从而以‘完美’人的形象,‘重新塑造’我们,告诉我们只有那样才是更可爱
每个时代都在塑造他自己的仁人君子,二十世纪的记忆还依然活跃,我们还记得一些具有伟大心灵的人物的名字,他们感动着他们自己的世纪及今天的我们:史怀哲(1875-1965)、马丁·路德·金(1929-1968
正因如此,那是一片十分干净的乐土,也塑造了我的绿色性格。●我们全家拜神;远亲近邻,没有一位是天主教徒。我的母亲和所有亲戚,包括最爱我的伯父和姑母,都反对我入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