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选读的福音是有关十童女的比喻(玛廿五1-13)。教宗在弥撒讲道中省思说,十童女受邀参与天主的盛宴,她们所经历的事也有可能在每位基督徒身上发生。
教会需要有能力为他对话的子民而哭泣的人、分担他们的痛苦、忧虑他们迷失了方向、提醒他们真理。甚至不惜激怒他们、招致迫害,就像圣斯德望所遭遇的。
尽管如此,她们心中始终怀有方济各灵修,期盼散发出福音的芳香,扶助他人。多年之后,在奥林达的邀请下她们再次团聚,能一展抱负,在为孤儿服务的团体中奉献自己。因此,该协会取名为「重聚」。
这主题完美地概括了我们的圣召牧灵工作,即陪伴青年走向成熟的生命旅程,使他们能通过分辨进程发现耶稣的召叫。主耶稣召叫的整个经验出自天主的慈悲大爱。
教宗在念经前的讲话中省思了耶稣治好聋哑人的事迹(马七31-37),指出耶稣医治人的疾病和受排拒的状况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
女孩悲切地掩埋那可怜的小生命,心都碎了。突然间,从她的心底里传来一个声音:一切都是要死的,如果把你的心交给我,我将永远存留在你内。童年时的初次召唤使她刻骨铭心。这女孩儿是谁?她是白冷的真福玛利亚修女!
本台记者就有关古巴教会的情况,采访了哈瓦那总教区的圣加禄和圣安博罗削修院的副院长苏亚雷斯神父。这所修院停顿50年后,重新开始培育司铎的工作。
当天取自《玛加伯书上》的第一篇读经谈到当时出现的一条祸根:崇尚古希腊文化的国王安提约古·厄丕法乃(AntiocoEpìfane)强迫以色列选民,即当时的教会接受外邦人的习俗。
这是既是司铎们共融交流的时刻也是同学聚会的欢乐场合,维持司铎弟兄间的和睦情谊。如同《诗经‧常棣》所言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除了兄弟欢快和睦团聚的目标外,这次活动更以司铎的身心灵平衡为主轴。
在阿维拉的最后一天9月25日,我们决定去与大德兰的改革有密切关系,大德兰的良朋益友,圣十字若望的墓地朝圣。他安葬在塞哥维亚(segovia)古城,从阿维拉坐大巴车,车程大约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