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单国玺罹癌,他就为即将到来的最后一天预做安排,他选妥主教祭衣、小红帽与一双布鞋,并随身携带。在生命告别礼上,他就穿上这一身寿衣,展开最后的旅程。
病痛时一天只能睡两个小时,平常也只能睡四个小时,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祈祷和念玫瑰经上。他对探望他的教友说:“祈祷就像呼吸和心脏跳动一样,一刻也不能停。”
可惜自己没有能够去参观,浪费了教授的一片苦心,因为原计划好要在八月二日参观故宫,结果前一天台北突然遭遇了台风,为避免生命和财产遭受损失,台湾政府当即宣布十几个城市于八月二号休假一天。
有一天有人问耶稣这个问题,祂反转话题:应该问的不是「谁是我的近人」,而是「我应该成为谁的近人?」。而答案是:「任何有需要的人,即使他是个外方人也成为我必须帮助的近人」。
彼此关怀,目的是互相激励,臻于一个越来越有效力和更完美的爱德,像黎明的曙光,越来越明亮,直至成日中(箴4:18),期待着那生活在天主内,没有日落的一天。
救主受难纪念 教会在这一天以斋戒、读经和祈祷,来纪念并参与救主基督的苦难、圣死;但不是在哀悼基督的死亡,而是庆祝基督在十字架上的逾越。借着这个纪念,十字架上的救恩重新临现在我们身上。
二.救主受难纪念教会在这一天以斋戒、读经和祈祷,来纪念并参与救主基督的苦难、圣死;但不是在哀悼基督的死亡,而是庆祝基督在十字架上的逾越。借着这个纪念,十字架上的救恩重新临现在我们身上。
复活节主日这是凯旋的一天,开始了复活的生命。我们在四旬期和圣周一直在准备这一天的到来。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曾努力接近天主,摈弃自己的罪恶,现在在这晨曦中,我们能看清耶稣慈爱的圣容,感受到他赐给我们的恩宠。
在1993年10月发表于《世界地理》杂志(台湾)上的一篇关于开封犹太人的文章,作者写到一天上午,我来到开封城东的顺河区,这里是回教徒聚居的地方,同时还有天主教堂和基督教礼拜堂,看来是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
(谷16:15-16)宗徒传教时,圣神降临那一天,伯多禄慷慨陈辞宣讲福音,为信从基督者马上领洗,一天领洗了三千人。(宗2:38-41);裴理伯为听从福音的太监马上领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