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13本、信德9本;礼仪工具类四种共10本:礼委1本、光启2本、信德7本;讲道读经释义类29本:礼委1本、光启19本、信德9本;礼仪祈祷类27本:光启9本、信德18本;礼仪年灵修期刊2种:光启《日用神粮》
老王一星期总要去她家探望两三次,帮她做一些诸如买粮买煤、看病买药之类的事。一直照顾了七八年,直到谷庭芝去世。而她去世时又是老王守的临终,帮助办的丧事。
这时育婴堂婴孩增加,尤其是1929年,前所未有的大旱之年,葛永勉神父为了救灾,组织了驼队,多次到银川买粮分发给灾民度荒。这年就收了四十多个婴孩。
他们走呀走,走呀走,望不断的白云沙丘,淌不尽的江滩河流,翻不完的荒山野岭,树枯了又青,花开了又落……春去秋来,携粮负薪,天长道远,水干粮尽。
本堂司铎也没有什么信心,福传的老太太们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她们有一颗颗纯洁的热烈的心,有对同村、外村苦难人的爱心,自己家里粮不多还要送粮给更穷的人。
的确,耶稣在三年的传教生涯中也不尽是前呼后拥的成功场面,当祂讲生命之粮的言论时,听道的群众也都离祂而去,但祂从未停止福传的脚步。将来天主不问我们传了多少人进教,祂会问我们为福传付出了多少。
(迦4:6)祂留下体血作我们的神粮,与祂生命相通,做最亲密的结合。人用长枪刺透了祂的肋旁,打开了祂的至圣之心,成为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恩宠泉源及宝库。
濯足礼前,教宗在圣彼得大教堂举行圣油弥撒,标志着教会展开连串受难节和复活节的礼仪活动。
你们要相信我;我在父内,父也在我内」(若望福音十四章9-10节)。耶稣和斐理伯在最后晚餐厅中这段对话,非常生动地告诉我们:耶稣和天父的父子关系是如何亲密。亲密的程度到了不分彼此,完整的合而为一。
当这邂逅达到完满时,在圣言真光的照耀下,基督「生命之粮」所应许的话,便会完全应验:他要「与我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参看玛28:20)。3.「擘饼」──感恩祭初期的名称──常是教会生活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