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修女的圣召减少,原因是非常多的,但整个社会对信仰的边缘性及对奉献生活的不了解;还有就是依笔者看法,世俗的价值观超越了信仰的价值观;对这份奉献生活的价值也无法看到;对修道生活的不了解或偏见,导致对献身生活的误解
许下因亚巴郎和他的后裔,天下万民将要获得祝福(创22:18)并由他的后裔中出生一位“应得权杖,万民都要归顺他”(创49:10),他要使“救恩达于地极”(依49:6)的后裔。
答:他被依市玛耳人带到埃及,然后被法郎的内臣兼卫队长普提法尔买下,成为仆人。2.问:在普提法尔家中,若瑟的境遇如何?答:上主与若瑟同在,他凡事顺利,受到主人普提法尔的喜爱和信任,被委托管理全部家务。
世纪交替时,最早给我们带来噩耗的是印度的德肋撒修女(1910-1997年),顿时,人们索然无味地咀嚼着没有云柱的日子;随后,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1920-2005年),一刹那,整个世界绝无仅有地沉寂了下来
因为我们这些人,都已到了古稀之年,他说“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做克苦,多做补赎,背好自己的十字架,要像圣女大德肋撒好样,求天主多给我们补赎,因为只有,也只有多做克苦,多做补赎,才能立功劳,才能弥补我们的罪罚,
教宗列出青年应效法的几个典范,例如《旧约》中的若瑟、基德红(7)、撒慕尔(8)、达味王(9)、撒罗满(10)等。
世界正在摆脱耶稣的臂弯,投入撒殚的怀抱,但您却在昔日撒殚吞食人灵的那个山谷,把救恩赐给世界。您大获全胜,在异教神庙的废墟上行走,并把您的统御脚凳安放在崇拜偶像的腐败之地。
弗洛依德不知道这不是荣格在说话,而是神借荣格的口在说话,依然表示不信神,他的话音刚落,身后咔嚓一声,传出暴裂的巨响!弗洛依德和荣格都惊呆了。但弗洛依德仍说这是巧合!
教会在此问题上的见证,诚如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到了一道皓光,光辉已射在那寄居在漆黑之地的人们身上。(依9:1)仍是一个现实。
祂愿意把这启示的活水赐给那撒玛黎雅妇人,而且,在这会晤的过程中,耶稣便是逐步地给她启示自己:活水的赐予者,先知,默西亚,世界的救主。活水也是圣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