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教宗府已经证实,今年四旬期讲道将由教宗府讲道神师坎塔拉梅萨(RanieroCantalamessa)枢机负责,主题是“你们说我是谁?”(玛十六15)。
这是印度奥里萨邦克塔克—布巴内斯塔尔总教区奇纳斯(RaphaelCheenath)总主教接受亚洲新闻访问时,谈该地区的基督信徒怎么度过圣诞节。
这是教宗方济各在慈悲圣年即将结束之际,接受意大利主教团媒体《未来报》评论员斯塔法尼亚·法拉斯卡女士的长篇采访中表示的。在对慈悲圣年的概括总结中,教宗着重强调了大公合一运动。
在沃耶蒂瓦(即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神父当年主持首台弥撒圣祭的祭台上、在他生前一旦条件允许便重温往事的祭台上,他的亲密助手,现克拉科夫总主教济维茨枢机将主持隆重的追思弥撒圣祭。
两千年后,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加尔瓦略山,和亚巴郎祭献依撒格的摩黎雅山只有一谷之隔。依撒格从天主下令作全燔祭,到摩黎雅山祭献用了三天;耶稣从加尔瓦略山受死,到他的复活,也恰恰是三天时间。
今年教宗委托印度古瓦哈迪教区的湄南帕尔马皮主教为他写苦路默想道理。苦路十字架将由罗马教区代理主教瓦立尼枢机和其他不同国籍和身份的人士举着。
11天后,沃伊蒂瓦总主教又写了一封信给比约神父,这一次是感谢比约神父的代祷,因为这妇人突然痊愈了。早在1948年,年方28岁的沃伊蒂瓦神父曾亲自与比约神父见过面。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公元33年,在以色列的加尔瓦略山上发生了什么?那时也发生了地震,那里也是天昏地暗,日月失光,山崩地裂。这样的特大地震,我们的主耶稣亲身经历过了,所以他理解我们现在的处境。
教宗良十四世在冈道尔夫堡的宗座堂区维拉诺瓦的圣多默堂主持弥撒,在弥撒讲道中省思了“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比喻,强调其目光透露出天主对我们的怜爱。
教宗阐明,基勒乃人西满的行为似乎有些矛盾:他被迫背起耶稣的十字架,走向加尔瓦略山,因此纵使这并非他的本意,他却亲身参与了主耶稣的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