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了爱天主之后,我们爱亲人就不仅仅是血浓于水的关系,基督的爱会圣化我们的亲情,以超性之爱提升我们对父母的人性之爱:我们除了关心亲人的物质生活,更关心他们永远的生命。
我们需要注视的正是耶稣,正是他那看我们受伤的人性的同情,正是他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用他的生命所奉献的白白恩赐。
穷人所需要的,其实就是我们的人性、我们一颗开放去爱人的心。
灵修:这是一种「对照法」:天主的爱不是人类爱心的延伸,而是超越人性的爱——祂为那些「不值得」的人(罪人)死。「但是,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这证明了天主是怎样爱我们。」
当我们意识到我们不够慈悲,而且进一步意识到使我们不够慈悲,或慈悲不起来的内在原因,原来就是我们生命中的罪恶在起着负面作用,在阻碍着我们生命中正能量的表达和发挥。
再者,圣若望保禄二世大力推动,今日世界需要更迫切的宣扬和见证慈悲:「慈悲是友爱他人的一项要求,为造就合乎人性的一切,而这一切,正如许多当代人凭直觉所见,正面临威胁,危机重重。
作为基督徒,我们也知道自己人性的软弱,自己的罪过,然而,我们更知道,天主是一位寻找亡羊的善牧。在每一次迷失后能再回到天主身边是多么幸福啊!
(六)如果是简单的坏,或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最复杂的时代。
身为掌握一切、我们唯他是赖的造物主,竟成了微小、需要人性温爱的人。天主躺在马槽里。在旧约时代,圣殿几乎被视为天主的脚凳;而结约之柜就像是他神秘临在人类之中的地方。
由于圣经及耶稣本人都没有清楚提过这个概念,所以在教会初期就出现过一些基督和天主本性方面的争论,比如幻象说(Docetism,只认为耶稣是神,否认祂的人性,祂的肉身只是一个幻影,并无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