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晓得与记得
2008-01-25

一直以为父母也应该跟我们一样能适应这个变化的世界,新的科技、新的信息、新的理财观……直到最近几年才知道他们追的蛮辛苦的,遥控器太多太复杂、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完全陌生的理财工具……直到最近几年……知道为了怕我们不耐烦

世青节面面观
2008-07-09

他们心急地问:我们怎样能够适应一个不正义横行且受苦的世界?我们怎样回应日益严重的自私与暴力?生命的意义又是为何?

为什么杭州有卫匡国神父的墓地?
2011-01-24

这首先表现在,通过用中文撰述的《逑友论》、《真主灵性理证》等著作,以及对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推崇,卫匡国进一步确定和发展了利玛窦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火灾中的守望犬
2011-01-20

在它们死去的时候我心里非常难过,以至于很长时间都适应不过来。

山东:济南教区方济牧灵中心举办纪念梵二会议《礼仪宪章》颁布60年讲座
2023-12-04

例如礼仪与当地文化的适应,教会包容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特性,礼仪借鉴不同的文化传统来传递基督的普世性,教会的庆节如复活节源自犹太人的逾越节,主显节源自埃及人的尼罗河神的生日,圣诞节源自罗马人的无敌太阳神节

禧年劳工庆典:公义与尊严应是企业的基础
2025-05-26

他说,与生活成本相比,工人的工资低,因此重新予以思考和调整是有益处的,使之适应今天的通货膨胀和公共开支造成的影响。今天成为遵循教会社会训导的企业家意味着什么?

“利玛窦与南昌:教会本地化暨中国化”研讨会开幕词
2017-04-01

今天在利玛窦离开南昌约420年后,我们汇聚于此,沿着利玛窦等福传先躯在南昌走过的足迹,一起缅怀这位中国宗徒的伟大事业,不忘利玛窦在华传播基督福音的初心,共同探讨一条适应中国当今社会文化的教会发展道路,其意义不言而喻

利玛窦——东西文明融汇的典范
2010-05-11

这样的传教策略被清朝康熙皇帝称之为“利玛窦规矩”,现代研究天主教史的中外学者也将其概括为传教士的“适应政策”。

从民谣看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
2014-02-25

这些民谣恰是天主教作为异质文化传入中国之后,适应本地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流传的天主教民谣多不知作者之名,但却是神长教友们的智慧结晶。

城市外来教友需要教会大家庭的关爱
2013-09-18

因为工作缘故,一家人来广东惠州这座陌生的城市已不知不觉一段时间了,却仍然无法完全去适应,也许是在一个城市生活久了,中间会注入太多的情感,所以有许多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