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至今没有一本全国通行、总体程度很高的教会歌集,几乎每个教区都有自己的歌本,各自单打独斗,不仅浪费人力物力,歌本的综合程度也不高,同时造成了教堂音乐的混乱,所以编辑一本全国统一、高水准的歌集已迫不及待
本文在此除了引用翻译CARA这些年来的统计数据,也撷取编辑其它专业机构(如ThePewForumonReligion&PublicLife)的研究成果,努力为读者勾勒出一个颇为直观的教会面貌。
编者按: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本版编辑从网络上发现华东一隅居然有一处久远而又鲜为人知的圣母朝圣地。为此,我们联系到这里的本堂沈斌神父,得到较为详尽的资料,于圣母月献给各位读者。
在单位是编辑,在父母跟前是儿子,在家里是丈夫,是父亲。那么接着要问,四十年以前的我又是谁呢?回答是“无”(即不存在),那么,将来我又是谁呢?
四十二岁的赵神父是今届研讨会论文集的编辑委员。刘哲神父认为,基督宗教有助促进中国当代社会的道德文明。他解释:“在北京等大城市,人民过着富裕的物质生活,但因为很多人没有信仰,精神很空虚。”
“信德”的编辑们得知王小云的事后,先为他捐赠了一批圣书,除了和他经常保持电话联系外,还鼓励他拿起手中的笔或用自己的口舌为主作见证。我们也想着应该像王慕筠姊妹那样,为小云弟兄做些什么。
(编辑北川)
由于参与编辑《马相伯集》,在马相伯的文集中读过这四人的像传,我马上告诉马爱德所长,这四篇小传,并非夏鼎彝所作,而是一位更重要的民国人物马相伯撰写的。
特别是武汉的王老,过去曾是社会报刊编辑,文字颇有造诣,所撰写的“圣经分享”之类篇章,哲理深邃,独具一格,脍炙人口,耐人寻思琢磨,值得大家钻研。
罗兰女士也曾在罗马宗座拉特朗大学取得神学硕士与博士学位,目前在澳大利亚圣母大学教授神学,同时也是国际《共融》期刊编辑委员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