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文革期间嫁到一个外教之家的,虽说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其实也是男方求婚的结果。因为方圆几里都知道我是由天主教家庭调教出来的一个知情达理又有爱心的好女孩。
女子锣鼓队圣母游行礼韩主教与宽严法师、苏神父合影据悉,大训堡天主堂始建于1930年,1966年在文革中毁于一旦,1988年春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划二亩七分地作为宗教活动场所,1990年2月5日,由宗怀德主教为新堂主持奠基礼
邢家教堂已是一座百年老堂,文革中把堂中间的二层扒掉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教友自发地在教堂南头接了钟楼,因钟楼过重,把教堂大门压得变了形,成了危房,为保证教友安全,神父和教友们一致决定改造教堂。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此村一度与教会失联,教堂在文革时也被毁。直到前年,在张桂云教友联系上时,只有两名80多岁的老教友。现在在神父的带领下,经过新老教友一年多的共同努力,胡各庄地区共有教友17人。
我的母亲于上世纪70年代末去世,张神父也在文革中为主舍命,我深深地怀念他们。
再者,文革后,主教将自己及教区托付给圣母,并极力推广对圣母的敬拜。主教在圣母月中的母亲节,正直耶稣升天时期被荣召圣城!这是圣母对主教及安阳教区特别眷顾的标志!
据他介绍,“文革”后期,县城只有24位教友,而现在的教友总数是46人。
佚名画家所作的油画《徐光启与利玛窦谈道图》,是近代上海出现的珍贵油画,惜毁于“文革”时期这四幅画的右下角,清晰地标明了画家的名字。
文革期间,修会受到冲击,部分妹妹被分散到各地开办新诊所,冥冥之中天主和会祖却安排好了看家人。
文革期间,教会再次遭到创伤。在这个时期,教友们的信仰生活成了私下的,当时于安道神父住在霍州城内。他定期到村里教友家下会,永不放弃他为天主和教会服务一生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