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很热心,教区《圣爱》月刊上,经常有他们的文章,畅谈感恩之情。慕道期的短与长,直接影响到“质”与“量”的关系,我总觉得应在保证质的前提下,才能发展数量。
于是,何先生就利用业余时间,经过数个无眠的夜晚,依仗圣母的护佑,呼求圣神的启发,依据原著的最新版本,保留第一次中文译本的翻译词句,完成了所有新增内容文章段落的翻译工作,并交由卢建全硕士负责统筹校对,润饰文稿
当我第三次读到《完美的错误》这篇文章时,我感慨万千,我曾经历过“完美的考验”。 那是去年的暑假期间,在我弟媳的“诱惑”下,我走进了天主教教堂。到唱经班学唱圣歌。
因为我要读报,还要分享相关的信仰内容,不得已常常逼迫自己去找资料,查圣经,使我这个既不会讲也不会写的无用之人,逐渐在人前也能讲几句信仰的道理,拿起笔来也能写几篇粗浅的文章,为文字福传尽点微薄之力。
参加了若翰沙龙书友会,这也是首次组织的一次公益活动,借着腊八节这个节日大家坐在一起分享着一份特殊的喜悦,每个人都来分享自己的最佳宝贝,分享环节中我们聆听到了家庭关系,亲子教育,生活的酸痛苦辣,生活小窍门和好的文章
“以天主教而自豪”一篇文章所说的反话竟然由一位犹太人写的!森·梅勒(SamMiller)是美国克理夫兰洲一位著名犹太藉商人,但不是天主教教徒。
傅铎摘自2010.7.1《书摘》,文章有删改。
那个时候,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光明之旅”,我当时将整个转变称之为“天意”。我是一个充满了罪的人,这个我一直知道。我一再放纵自己堕落,但天主没有放弃我,他一直引导我,引领我走向光明,引领我走近他。
他在文章说,他明白到台湾人在短时间内,无法舍弃“杀人偿命”的观念,但“我敢说,没有一个人会说耶稣基督强调的宽恕是错的”。
文章计分如下:一、唐、元景教与天主教的翻译唐时景教将至高神译作“”是直译,而用作“天尊”则是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