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4年耶稣会士金尼阁神父回罗马上书教宗准许在中国行中文化礼仪,1615年3月20日教宗保禄五世应金尼阁的请求,由礼仪部颁谕准许以中文举行弥撒圣祭,诵念日课,任何当地(中国)神职人员并准许翻译《圣经》
就这样,说是十几里的山路,可在我的感觉中却犹如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一样的自豪,每走一步都让我充满感动,一路上我记不清换了多少个关爱的、陌生的面孔,和多少双友爱的手搀扶我。
3.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世俗化趋势 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与宗教具有强大的世俗化基因,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政经发展更是推波助澜,大有将世俗化进行到底的势头。这当然与中国近现代发展史是分不开的。
由于教友们有了很大的自主能力,就会使许多信仰的成分成为人们学习的动力,从而能感动更多的人,这便形成了教会存在的、灵活的、能更多地得到天主恩宠的基础性的新模式。
应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的邀请,英国国教圣公会领导人,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姆斯博士(RowanWilliams)于10月8日抵达上海,开始了他首次对中国进行的为期两个星期的访问。
教会
中国已经同几个最主要的国家和地区签订了人文交流机制,即中国和美国、中国和英国、中国和法国、中国和俄罗斯,然后再加上中国和欧盟。我们始终强调:发展中外世界关系的三大支柱是政治互信、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
雷铎生前曾任圣言会德国省会长、中国中心主任(1998—2004)和圣言会奥古斯丁修院院长(2004直至去世)等职。据中国中心介绍,雷公2004年因为当选圣奥古斯丁修院院长而辞去中国中心的职务。
近日,网络上有这样一篇文章中国农历是传教士编著(原题目),有很多跟帖讨论。信德网转载,欢迎广大网友研讨留言。希望这段历史得以梳理,还历史一个真貌。一直惊叹于我国现行的农历,觉得很精确。
10月15日至18日,以“同道偕行,与主相遇”为主题的主教避静神工在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圆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