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当时勤苦的人们一样,母亲既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又要挑灯缝补,照顾爷爷、父亲和四爸的生活。穷人虽然生活艰难,但却不缺少天父的祝福。孩子们一个个出生了,父母的担子也一天天加重了。
永不脱落的爱的阳光德肋撒修女获诺贝尔和平奖后,好多记者问她,为什么不追究、不抨击印度贫穷、混乱的根源?她说,有别人去做那些事。
精致华丽的祭台被毁后,弥足珍贵的圣髑不知下落,要知道,祭台上有发自法国里修的圣女小德肋撒的圣髑,有远东最大的圣髑——圣方济各·沙勿略的鹿茸帽。大堂被拆掉了,教友们的心也跟着碎了。
有一位有名的传教士,他常把他母亲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他的母亲是一位多愁善感的教友。他每次同母亲作长时间的交谈,劝他母亲不要无事烦恼,但是一点用也没有。
期间,黄忠伟副主教特别鼓励家庭委员会委员们,在天主的带领及恩典中,帮助教会内弟兄姊妹增进经营婚姻与家庭的能力,进而在信仰的道路上成就婚姻灵修,达到圣化的幸福婚姻及信望爱的福传家庭。
身处修院的我们,比教友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圣言、聆听圣言。福音故事对我们而言的确耳熟能详。它们听来太熟悉了,太平淡无奇了,我们往往不期待会有惊奇或悸动。说来惭愧,我有时连专心聆听也做不到。
教宗感谢在场的法国童军联合会的负责人和法国主教团孩童与青年牧灵委员会代表,他们陪伴这些童军,标志着对青年童军的角色的肯定,视他们为“福传和社会建设的”主角。
他曾尝试成为作家,但还是决定选读神学,但在数年的长期患病期间则萌生了建立一个团体的想法,借此在祈祷中具体地活出基督徒彼此修和的福音教导,并接待最需要帮助的人。
(梵蒂冈电台消息)由奥德斯卡尔基收集的卡拉瓦焦的杰作“圣保禄的归依”经过细心的整修后,在罗马的人民圣母圣堂的切拉希小堂展出,一直到11月25日为止。
教宗方济各在信函中勉励男女会士要唤醒世界,以先知性和逆潮流的见证来光照世界。教宗还指出,度奉献生活者是促进社会更正义、更友爱的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