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将其描述为“内在的耳聋”,今天我们能够请求耶稣治愈,而“心灵的治愈始于倾听”。
教宗勉励嘉许他们,一方面指出他们每日所面对的困难考验,一方面赞许他们面对考验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力量。
教宗又说:“圣经和教父学传统多么丰富地强调,歌唱和圣乐在感动人心和举起人心进入天主内在生命深处所发挥的效用”。
还有,在你犯罪时,即便是内在的不好的思想,你是否曾想到耶稣也会看得清清楚楚?……无论你身在何处,或在何种光景中,主耶稣都在践行这句诺言,“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但是,能感觉到主临在的人实在不多。
这些话虽然意在安慰,却给像你们一样每天面对内在挣扎的人造成更深的伤害。”话语有所不足面对如此沉痛的悲伤,光靠话语有所不足。
它会为我指出我的内在价值,它也会要我面对一个问题:我是否想要被其他人或他人的意见来定义我的人生,或者我希望上主来决定我的人生。恐惧最终会带我到上主的面前。
在路5:1-11与咏16的内在一致性之中,拉辛格说,咏16完全就是一篇司铎的祷词。旧约属于耶稣基督,并在耶稣基督内属于我们。司铎不是靠财物而生活,却是靠崇敬礼。
它既包括对天主内在、外在的敬礼,也包括在生活中“爱你的邻人如你自己”的行为,由于它是人类生存的最终答案,因此只有它能把人类、种族、社会维系在一起,而作为这一行为只有具备了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理解这些因素
点滴话生命生命的可贵在于生命的奥妙;生命的可贵在于生命的一次性;生命的可贵在于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可贵在于生命内在的顽强生机与活力;生命的可贵在于生命内在丰富的情感;生命的可贵系于生命的根源———至尊的天主
不幸的是,内在价值陷入危机,我们难以返回自己。究其原因,是由于我们拥有灵魂和肉身,是精神和物质的人,因此我们好似处在一个向下倾斜的平面上,倾向于外表、变换多端及看得见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