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三年(1864年),浙江主教田嘉璧按照条约规定在会稽购房,交割成功后却遭到官府的刁难与阻挠,“会稽购产案”由此成为近代天主教发展中的一个“节点性事件”。
大家兴奋喜悦,为圣而公教会的至一性、普世性而深感骄傲与自豪。显圣容奥迹的中心对观三福音的记载大同小异,耶稣在伯多禄、雅各伯、若望三位宗徒面前,发显他天主性的光荣。
根据教义部的判断,索布里诺神父思想的错误和危险性在于他对穷人的教会的了解和排他性地选择穷人;他否认新约圣经和古代教会几届重要大公会议所肯定的规范价值,怀疑信仰的重要关键,例如耶稣基督的天主性,天主子的降生为人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从教会的某些重要属性出发,同时关注中国教会在今天的现状和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努力深入到各种重要因素汇聚的场所,从中寻找出路并提出一些印象性和一般性的建议。
主教们通过预防和打击性侵的新指导方针:《瑞士主教团和修会总会长联合会关于教会内性侵问题的指南》,借此文件进一步预防性侵悲剧,加强向当局举报的义务。
圣保禄不是说基督的苦难不足,而是指在“默观性参与基督的救恩工程”方面,教会——作为基督的奥体——仍需继续经历苦难,以成全救恩在历史中的展开。
教宗方济各从《信经》中对教会所宣认的至公性,提出其背后所隐藏的三重含义。教宗说:教会具有至公性,首先因为她是一个空间,是一个宣认完整的宗徒信仰的家,而在这个家里,基督带给我们的救赎恩典向众人开放。
除了至今仍很严重的性剥削以外,还有新的现象,诸如有关贩卖儿童和从非洲向北方迁徙者的现象。在欧洲遭剥削的受害者大多是尼日利亚或东欧女性,而全世界都有与家务帮工相关的剥削,也就是所谓的看护工。
耶稣圣心祷文,首先承认并宣称耶稣从永远圣父的天主性的起源。“永远圣父之子耶稣之圣心,求你垂怜我们。”
这种作法等同于「对圣神的自由、基督复活和恩宠的无偿性提出质疑」。他们的态度僵硬。而此前,耶稣早已谴责这些经师把皈依者看作次等人的举止。这些人「把天主的法律和教义贬低为一种意识型态」,剥夺圣神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