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救主的母亲,免于罪恶的侵扰,身体和灵魂一起光荣升天,正如主日福音选读的《圣母赞主曲》所描述的那样:圣母玛利亚欢跃于上主,因为祂垂顾了祂婢女的卑微(参阅:路一46-55)。
修女安静地操作仪器搅拌面粉和水,在压平器上焗制粉团,形成薄而圆的面饼,然后放到烘干炉,再分开、点算,并入袋运输。
这位父亲去了70公里以外的圣母朝圣地,当时朝圣地已关门,他就在那里整夜祈祷:“上主,救救她!上主,赐予她生命!”。这位父亲向圣母祈祷,向天主呐喊,发自内心的呐喊。
然而,正是在空旷无际且干旱的荒野中,“上主的光荣显露出来”。这对于人类的期盼是一个惊喜,也是值得领会的一个美好讯息,因为上主看重微小和卑微的事物,要求我们内心贫穷,不骄傲,“一如荒野是贫瘠的那样”。
教宗带领众人祈求道:「上主,愿我不骄傲自大、不自得其满、不把自己当作宇宙的中心。求祢使我谦逊,赐给我谦逊的恩宠。秉持这份谦逊,我才能找到祢。这是唯一的道路。
温柔的经验在于看到“天主大能的施展正是经由我们的脆弱”,上主不去除我们所有的软弱,而是“牵著我们的手,帮助我们在软弱中行走”。“温柔是尘世逻辑中最强劲的事物,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伸张正义的方式。
“以这样的方式,三位贤士预示了耶稣的门徒,还会有许多,在福音结束时,他们在加里肋亚的山上,在复活的上主面前俯伏朝拜”(参阅:玛廿八17)。这两个事件都可以成为渴望完全合一的当代基督徒的先知性的记号。
我们希望将注意力集中在圣母像上,尤其是大殿内的圣母像,比如石柱圣母,这幅像早已存在于君士坦丁大帝时期建的大殿内。”接着,斯托亚神父解释道,“罗马人民非常敬爱这幅圣母像。
它是“一种内心的活动,深深触动着我们”,但正如圣依纳爵·罗耀拉所称,它“并不显眼,却像滴落在海绵上甘美,温和,平静的水滴”(参阅《神操》335)。
开端祷词旧约中尤其圣咏中常称呼天主为王,“上主为王,统治万邦”,世界上其他国王仅是天主的代表。旧约中已经有预言,默西亚将称为万民之王(创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