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对访谈内容作了简要概述:本笃十六世回忆道,他与卡洛·沃依蒂瓦首次真正的相遇是在1978年选举教宗会议期间,但他表示,早在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时期他们已彼此寻找,二人都参加了起草《
祂是我们的平安,使两个民族成为一个子民,推倒将人彼此隔绝及怀有敌意的围墙,使他们双方藉着十字架合成一体,与天主和好(依11:5-16;弗2:11-22)。
这就是说,在基督徒团体内我们彼此需要,每项所领受的恩典只有在与弟兄分享、有益于众人时,才能完全发挥出来。这就是教会!教会在她各式各样的神恩中共融时是不会错的。
我们的天父会很高兴看到我们以这种方式彼此帮助。当你为别人祈祷时,你会发现你自己的生活在变化。总能想到别人的需要,你的心肠会越来越温暖、火热。
当然,这一个广泛的研讨中应该会存在不同的看法,我们也应彼此尊重。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研讨会上,我们可以畅所欲言,沟通对话。
未来是看不到的,但由于内心的爱,彼此就相信了,而且是充满希望的信。如果样样等待证据,这爱就太乏味了。
他们非常惊惧,彼此说:这人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以上这幅壮观的画面出自圣马尔谷福音第4:35-41。我们走过的人生路途总要经过风浪。我们当然不会因为是基督徒而可以免受风浪。
论述整体生态的《愿祢受赞颂》通谕也包含这讯息:大地的美妙与工作的尊严生来就彼此结合。二者并驾齐驱:人若耕种土地,大地就变得美丽。
信仰的团体正是共融的团体,是在圣神和基督教会内结合成为一个基督的身体,是团结在教会所指派牧者(Chaplain)的团体,是彼此在圣神内共融的团体。教友的身份是在俗,即身在俗世的环境,但绝不屈从世俗。
这两句话连起来彼此调和,从而解释了圣人灵修生活的连续神妙,他也因此成了专务默观的宗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