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主篇》的作者耿俾斯也曾晓喻我们说:“审判之日,天主不问我们读过何书,但问我们行过何善,不问我们懂得什么,说了什么,只问我们做了什么?”
这份希望在我们今天受伤的历史中运作,一如天主的国那样「遍地开花,有如树木长出嫩叶」。天主的国「引导历史迈向其目标,带领人最终与上主相遇」,而上主会一次而永远地使我们获得释放。
在四旬期中,教会特别强调通过关怀近人更新对天主在基督内赐予我们的爱的体验。我们每天都蒙召在我们的近人中,特别是那些承受着苦难或者处于极度困境中的人们中间实践这种爱。 “谁是我们的近人?”
“在这个充满孤独和彼此拉开距离的世界上,那些被托付给我们的人必须从我们身上感受到善牧的温暖、我们慈父般的关怀、兄弟友爱之美,以及天主的慈悲。你们的亲爱子民的子女需要他们主教的关怀。”
教宗强调,埃迪特•施泰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黑夜的恐怖中从来就没有失去希望,因为天主是生命和爱。这位圣女是当代的殉道者。说她殉道,因为她跟随基督到底,就这样她战胜了仇恨和暴力。
在这充满光明的日子里,回荡着先知的宣告:一个婴孩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祂肩上担负着王权,祂的名字要称为:神奇的谋士、强有力的天主、永恒之父、和平之王(依九5)。
你们以这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信徒团体的美好,因为天主住在他们中间,成为教会大家庭中一员是多么美好。最后,一位德国的女孩问教宗:为什么信仰对你如此重要,但很多人说他们不需要天主?
教宗方济各在拜苦路礼仪结束前﹐简短地表示:「耶稣的十字架﹐是天主藉以答复世界之恶的圣言。有时候﹐天主似乎对恶缄默不语﹔事实上﹐天主发了言﹐作了答复。祂的答是基督的十字架﹐这是一句爱、仁慈与宽恕的圣言。
为此,凡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今年的情人节,过好了,别“乱”过。
圣多明我是个祈祷的人,他爱慕天主,效法基督,借助祈祷的力量在走基督信徒尽善尽美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教宗用这句话概括了圣多明我的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