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松会长致答谢辞圣堂是钦崇敬拜天主的处所,是举行宗教礼仪的地方,是教友们的心灵家园。此圣堂始建于2013年,同年8月份竣工,由曾经的本堂王连众神父兴工筹建。
这计划在每天的事务中都向我们提出挑战,要求我们在心灵上有所转变。最后,教宗将圣母玛利亚以全人类名义咏唱的《赞主颂》交付于所有愿意致力于和平政治的人士:祂的仁慈世世代代于无穷世,赐于敬畏祂的人。
教宗方济各最后多次强调:请你们打开心灵的窗户,看到更广阔的视野。教宗在这个看似如此狭小的地方说这番话,显然具有重要意义。问:教宗如此亲近青年服刑人,甚至为其中的5人听告解。答:这可能是教宗最关心的事。
那天真的笑容底下,或许隐藏着曾经破碎的心灵,但那颗心现在返朴归真,以孩童的姿态重新生活,而他们渴望的就是人们的关爱,像孩子需要父母一样,渴求那无微不至的呵护。
然而他们可曾真正的想过,其实步入晚年的老人们最需要的往往是心灵的慰藉,亲情的温暖,而并非外在物质的包装和点缀。耶稣在十字架上交付自己时,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的生身母亲。他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但母亲怎么办?
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是软弱的。”(玛26:40)他又一次跪伏祈祷,一连三次,都是这样,而门徒们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在睡觉。
这件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在母亲的熏陶下,刘师傅对教会慷慨大方,远近闻名,不管那里盖教堂,他知道后最少捐献1000元。
他们常常利用能让人看得见的外在行为表现信仰:长时间在街上祈祷,卖弄施舍,装出禁食的样子,他们一直希望被他人看作善人,但忽视了心灵的内在生活,最终让自己的信仰生活走向了形式主义的危险境地。
但是基督启示和佛学的禅义告诉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就是唯有“把自己的杯子倒空”虚心自己,才能更加接近我们内在的自我和心灵,接近我们所希望的喜乐和幸福,接近我们所追求的真理和信仰。
(玛25:40)求主开启我心灵的耳目,常能认出生活中的耶稣,并紧跟他的步伐,也求主赐我一颗敏捷的心,常聆听并注意近人的需要,尽力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