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的方式是在纽约总主教座堂举行一台隆重盛大的弥撒圣祭,共祭与参礼的是神职人员,修会会士修女。
私下会晤耶稣会士们最后,教宗勉励在场的教员,要帮助学生不迷失在“知识的迷宫里”和“堆积支离破碎的知识”中,而是“继续以讽刺的味道”品尝奥妙的美味。
仍是众人的父亲会士的兄弟这位贴地的候任主教,希望未来也继续成为青年的同行者:“虽然我是主教,但如果学生继续称我为神父,我仍乐意继续当他们的神父。
他,推动了中国教会本地化和中国国籍主教运动;他,为能更相似中国人,放弃了优越的欧洲身份而加入中国籍;他,为能辅助国籍教区,创立了耀汉、德来两个国籍修会;他,抗战时期身先士卒,带领会士和教友组织救护队和野战医院奔波在抗日前线
和旧约的司祭不同,在新约圣经中基督既是司祭又是祭品,因他听命致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2:8),天和人之间建立了永久的盟约(希9:11-12),从今以后只有一个司祭职,其他司祭职都是对基督这一司祭职的圣事性的分享
(希11:7)怎么,你看见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你眼中的大梁,倒王理会呢?(路6:41)为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
4因此,基督教的神学家迪特里希‧潘霍华(DietrichBonhoeffer)提醒我们:「在共融当中,我们应该为他人做的首要服务,就是去聆听他们。
第25章是一篇先知之歌,第38章又是一篇希则克雅的谢恩歌,40章是上主的安慰之歌,42章众海岛之歌,44章是当歌颂上主救赎之恩,第52章是一篇传福音、报喜信之歌,54章是外邦人回归正道之歌,60章是天主光荣兴起之歌
依13-53:12;希4:14-16,5:7-9;若18:1-19:42苦难中的天主子耶稣基督,十字架上的主耶稣,常常是我们所面对的“痛苦的哑迷”,也是许多人接近主耶稣的“绊脚石”和“愚妄”(格前1:23
智7:7-11;希4:12-13;谷10:17-30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稣基督将天国带到了人间,更为我们开启了永生之门,邀请我们跟随祂追求永生。